核心提示:黃山市正在實施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發展戰略,這是黃山市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是黃山市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時明確指出:安徽具有沿江近海、居中靠東的區位優勢,又處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要積極融入國家“三大戰略”,推進開放大通道大平臺大通關建設,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黃山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指明了方向、路徑和目標。
當前,黃山市正在實施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發展戰略,這可以說是黃山市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是黃山市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是推動黃山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黃山市地處安徽南部的皖南山區,從歷史上看,區位并不好。然而,隨著立體交通網絡的形成與完善,其緊鄰江浙與長三角的區位優勢開始凸顯,其發展也迎來了新的契機。而“融杭”正是這一新的契機的具體體現,是推動黃山市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和必由之路。
黃山(徽州)與杭州自古以來山水相連、人文相親,經貿互動頻繁。杭州不僅是徽商闖天下、融入市場的最重要通道和窗口,而且是黃山對外開放的樣板和示范。特別是2011年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導的“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以來,黃山和杭州已經成為產業互補、經濟互聯、生態相融的命運共同體。
從杭州都市圈六個城市來看,黃山市在資源稟賦、生態環境、文化底蘊、綠色發展、生活宜居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在都市圈內各城市間形成產業分工合理,相互協作的城市發展生態,既有利于實現都市圈內各城市的合作發展、互利共贏,推進杭州都市圈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當然更有利于發揮黃山市的優勢資源,獲得更多的發展要素支持,獲取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從而實現黃山市的高質量發展。
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是黃山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有效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黃山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必須積極融入國家“三大戰略”。2016年,國家《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發展規劃》公布,杭州都市圈被列入“一核五圈四帶”的“五圈”之一,成為國家戰略。
(一)黃山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戰略定位
改革開放以來,黃山業已從一個封閉的山區小城成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成就令人矚目。但與國內發達地區的差距明顯,與杭州都市圈的其他城市相比,尚存在較大差距。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為黃山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提供了戰略定位。
《關于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實施意見》提出了“融杭”發展目標和戰略定位:進一步打響黃山品牌,縮小與杭州都市圈其他城市發展差距,提高黃山市在杭州都市圈中影響力。要進一步強化大開放意識,切實增強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開放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內陸地區后發趕超的重要法寶。
(二)黃山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產業支撐
要進一步打造大開放路徑。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黃山發展的最大競爭優勢,旅游是黃山開放的優勢產業,徽文化是黃山獨具魅力的地域文化,“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成為黃山城鄉最鮮明的標識符。
黃山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要突出產業支撐,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旅游文化生態深度融合,突出全域旅游發展;補齊短板,不斷豐富黃山開放的內涵和外延,不僅在旅游業上力爭引領世界旅游發展的趨勢,而且要形成高端化的外向型產業集群、高質量的雙向開放格局、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平臺、高效率的開放體制機制;突出創新發展、轉型升級,充分發揮新型工業化、優質農產品、特色文化產業等規模效益,持續提升開放水平。
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在推進產業協同發展上為黃山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提供方向和路徑。杭州都市圈的產業結構、經濟發展、城市規模等各具特色,黃山經濟發展戰略如何與杭州都市圈其他城市形成優勢互補、產業協同、合作共贏尤為重要,必須避免產業雷同、結構同質、惡性競爭的局面。黃山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就是通過融杭,發揮優勢產業,補齊發展短板,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形成杭州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三)黃山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基礎保障
黃山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要突出基礎保障,加快構建高標準大通道、高水平大平臺、高效率大通關,積極爭創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幅改善開放發展條件。
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為黃山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進一步營造大開放的環境,著力形成打造黃山開放新高地的強大合力。黃山發揮現代服務業試點城市的優勢,打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規范有序的投資環境,開發包容的人文環境,清新舒適的生活環境。特別要大力推動旅游交通便捷化、體驗人性化、服務信息化、行業標準化、監管常態化,提高游客滿意度。堅持環境優化,充分彰顯“夢幻黃山、禮儀徽州”的獨特魅力,全方位打造開放新高地的新形象。
責任編輯:孫馮燕值班編輯: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