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高中課程標準增加了古詩文的背誦篇目,由過去的14篇增至72篇。有論者認為,這給學生增加了很大負擔。其實,概覽之前的語文教育經驗,背誦并不能以負擔論之,反而有審美享受的作用,甚至可以算一種學習的捷徑。(據《光明日報》)
背誦古詩文的數量增加,有人覺得這是為高中生們增負。的確,從14篇到72篇,數量幾乎翻了5倍,這樣的背誦程度,確實不少。乍一看去,也似乎是讓學生們感到壓力重重。
然而,有壓力才有動力,當教育界人士呼吁應該繼承和發揚傳統國學的時候,古詩文就當仁不讓地需要增加它的影響力。接受古典文學的熏陶,提升國學的綜合素養,背誦就是最好的方式。
毫無疑問,對于增加古詩文的背誦篇目,是教育專家和教育部門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其積極意義是深遠的。在高中階段,可以說是學習古詩文的黃金時期,一方面通過中小學的文字積累,可以熟讀古漢語;另一方面又處于記憶力相對較好的時期,可以消化和記憶,并且將其消化在腦海中儲存起來。這樣,無論是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會因為這個階段的積累而受益終身。
很多時候,我們會用“書到用時方恨少”來形容自己當年學習時的不足,古詩文學習也是一樣,在背誦的黃金階段,進行相對大量的強記,在你走上社會之后,真正需要用到這些內容,或是要引用時,可以信手拈來,毫不費力,不是更好?
莫要因為暫時的壓力就望而卻步,更不需要因為一點點的負荷就看成是負擔。古詩文的朗誦和記憶的過程,也是沉浸書香、向經典致敬和洗禮的過程,這些經過了幾千年文明積淀和錘煉的文化精粹,無不飽含著古代先賢的智慧和結晶,它是歲月的瑰寶,是無價的。品讀和背誦它,就是在繼承和弘揚這些燦爛的國學文化!中學課本增加古詩文的數量,應該對這種做好叫好!
責任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