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阿里巴巴發布社會招聘,以35—40萬元的年薪,招聘2名淘寶資深用研專員。該招聘要求應聘者年齡60歲以上,廣場舞達人、社區居委會成員優先。此次招聘的用研專員供職于“親情版淘寶”用戶體驗團隊。(據《廣州日報》)
阿里巴巴以年薪40萬元的高薪招聘60歲以上的資深淘寶用研人員,此消息一出,引起坊間愕然。單說這個招聘信息中規定的年齡要求,就足以令人驚訝,為何只要老年人?難道說,年輕人不符合工作要求嗎?
細細品之,則不難發現,資深用研人員,這顯然需要一定的閱歷和經驗,而他們所服務的對象也以老年消費群體為主,開發老年人使用的產品,如果只招聘年輕人的話,當然無法滿足商家的需求。只有真正的老年人,才知道老年群體的消費習慣,而本身就是資深淘寶一族的話,必然也很熟悉網購,對于老年人喜歡網購哪些物品,可以說是一目了然。論經驗值肯定比年輕人群更能勝任。因此,選擇老年人作為自己的招聘對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老年人重新走上工作崗位,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在和年輕人“搶飯碗”,畢竟,現在找工作也并非易事,高薪職業就更是競爭激烈了。可是,如果換個角度思考,老年人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夕陽紅的階段,還可以發光發熱,不是很有意義嗎?他們參與開發的老年人消費市場,無形中也是在為網絡電商提供更多的線上崗位,既滿足了年輕求職者的需要,也為電商增加了利潤和收入,可謂是一舉兩得。這難道不是雙贏的結果嗎?老年人的生活,也可以豐富多彩。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3億,老齡化和養老日益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老年人消費群體,越來越受到商家的青睞,商家對于開發老年系列產品的熱衷程度也隨之增多。為老年人提供新的可以發揮他們能力的崗位,這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阿里巴巴的明智選擇。另辟蹊徑的高薪招聘,具備的是不同凡響的眼光。我們不用去質疑這么做是否合適,只要看效果和效益是否會好,就足夠了。
責任編輯:實習生 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