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qi,今天我zhuang shang一位弟弟,因wei我和一個學生,qi單車qi得太快了……”看到這樣的文字,你會怎么想呢?這并不是小孩的信筆涂鴉,而是一封道歉信的內容——據新華社客戶端消息,“日前,深圳一名七歲小學生騎單車撞倒三歲娃娃,因溝通不暢未作處理就各自回家了。然而當小學生媽媽下班知曉后,讓他手寫六份夾雜著拼音的道歉書,然后在全小區張貼尋找被撞的孩子,最終成功找到并登門道歉?!?據《光明網》)
這封充滿著真誠歉意的道歉信源自于一個七歲小學生之手,不難發現,盡管用了不少拼音,但是誠意滿滿,言辭之間非常懇切。
從事情的經過來看,這位小學生撞倒了三歲的娃娃并不是故意的,但沒有控制住車速誤撞倒了對方,也確實不應該。事發時,溝通不順暢,小學生當時并未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應該說,當時被撞倒的娃娃一定是帶著委屈和傷心離開的,如果此時就此不了了之,或許這件事情會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陰影。好在這位小學生的家長選擇了正確地引導和教育——讓他寫道歉信尋人,并且主動上門致歉??梢哉f一場道歉,讓兩個孩子和兩個家庭都接受了一次生動的道德洗禮。有時,放下自己的自尊心,不是壞事。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誠意非常重要。誰都會有犯錯的時候,也都會遇到自己感到棘手和難辦的事情,這時正確地處理和化解危機,考驗的除了自身的應變能力,還有素養和情商。這位小學生盡管不是故意撞倒對方,但他做錯了,家長要是包庇他,他就不會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那么以后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繼續放縱這種僥幸和無所謂的心理,對他的成長顯然是不利的。不要小看了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我們都知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能夠正確面對自己做錯事的孩子,一定是個有擔當和責任心的人,而逃避的都是膽小的“懦夫”。在他們尚且還年幼的時候,家長通過正確的引導,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獲益的將是一生的寶貴財富。
真誠是化解一切誤會和仇恨的良藥,真誠地道歉,對方也會坦然和釋懷。否則,雙方再見面只會是仇人。這樣對雙方都無益。冤家宜解不宜結。為這位家長的道歉信點贊,也為這種化解矛盾的態度點贊。
責任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