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先計量登記,再壓縮轉運,根據垃圾產生量按比例收取處理費用——北京西站地區垃圾已實現源頭計量收費。未來,將逐步推進生活垃圾計量收費。 (11月29日《新京報》)
生活垃圾計量收費,北京市的創新之舉無疑為國內的垃圾處理開了一個好頭。
眾所周知,目前的城鎮居民生活垃圾的收費并沒有一個合理的標準,不論是哪一家,也不論是哪一戶的垃圾量達到多少,最后在物業的收費中,在垃圾清運這個環節上并沒有多少區別。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有的家庭每天的生活垃圾有限,有的卻非常多,不但無限制地制造垃圾,還亂扔垃圾。這也為保潔人員增加了巨大的工作負擔。
在有的小區里,有的家庭會人為地制造很多生活垃圾,不要的物品和廢棄物也都丟在垃圾桶里或是干脆就擺在一旁。事實上,有的廢棄物完全可以自己拿到二手市場去處理,直接扔在小區里,保潔員只有無奈。
垃圾先計量登記,再壓縮轉運,這樣一來,各家各戶產生了多少垃圾就有了源頭上的管控,保潔人員也不會盲目地清運,產生的良性的互動結果就是,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生活垃圾的產生。
垃圾實行計量收費,也和階梯電價有著異曲同工的地方,在階梯電價的收費標準中,每一檔電費的收取價格都是不一樣的,這也就意味著用電量越高的家庭需要繳納的電費就越高,而且到了一定的收費檔里,越是高耗電,繳納的費用也比低耗電家庭要多得多。反之,垃圾制造得越多的家庭,一旦在計量收費之后,也就會繳納更多的垃圾處理的費用,久而久之,那些平時對于垃圾沒有概念隨意制造垃圾的住戶也會從源頭上去把控和減少的。這會是良性的督促。
尤其值得說的是網購垃圾的對比,很多年輕人足不出戶都在網購,那么產生的泡沫和垃圾的數量也是驚人的,相信隨著垃圾計量收費的嘗試和推廣,網購垃圾的數量也會隨之減少。控制垃圾從我做起,希望這樣的計量收費方式能夠得到更大程度的推廣,也希望人們對大自然多一份敬畏,少制造一點白色垃圾,就是為環保出一份力。
責任編輯: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