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秀美之城”花落黃山,是對黃山堅持綠色發展、厚植生態底色的認可,是對黃山思維“破圈”、做好文旅融合文章的贊許,亦是對黃山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優化營商環境的肯定。光環之下,留在黃山人肩頭上的不僅是無上的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
要以敬畏之心守護好秀美山水。秀美山水來自大自然的饋贈,是人類不可復制的珍貴禮物,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保護好黃山的綠水青山,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根本要求,是當代黃山人的使命擔當。要高水平推進生態保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建設新安江生態廊道工程。高質量推進綠色發展,推動創意賦能文旅融合、助力產業轉型,協作建設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廊道。高標準推進價值轉化,探索更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爭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勇毅探路者、堅定實踐者和成果共享者。
要以珍愛之心保護好徽州文化。徽州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民族的寶貴財富,徽州文化中蘊藏的精神,是支撐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也是每個中國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保護好、傳承好徽州文化基因,是每一個黃山人、每一個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持續加大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力度。結合黃山實際,在爭創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加快國家級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上再添新功。深化徽州古建筑保護利用工程,深挖歷史文化遺存背后故事,宣傳好、傳承好優秀歷史文化,增強徽州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要堅持保護與發展互促共進,統籌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城鄉建設、經濟發展、旅游開發之間的關系,真正讓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群眾。
獲評中國十大“秀美之城”不僅只有榮譽,還有動力;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新起點。在向美而行的新征程上,我們要不自滿不放松不停步,堅決扛起、細心擦亮“秀美黃山”這塊金字招牌,讓它真正成為黃山走向世界的“通行證”和“金名片”,用一項項出色的業績向人民群眾交出一份美麗幸福答卷。
值班編輯:胡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