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黃山文旅市場日漸回暖。文旅產業雖然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經歷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但蓬勃發展的勢頭難以阻擋,人們出游的熱情不斷激發。
挑戰與機遇從來都是并存的。日前,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其中,有不少關于促進旅游業恢復發展的舉措,包括“對符合條件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行業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提供融資擔保支持”“鼓勵銀行向文化旅游、餐飲住宿等其他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企業發放貸款”等。近期,黃山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結合我市實際提出發放文旅消費券、出臺專項營銷政策、取消跨省旅游團隊來黃旅游不合理限制等,促進文旅產業復蘇。各地各部門也在持續發力,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制定《黃山旅游市場振興十大舉措》,黟縣推出暑期旅游“特惠套餐”“半價游”“免費游”等,新產品既吸引了游客,也提振了市場信心。從最新數據上看,市場同樣給予了積極回應。
??
去年底,安徽省發布的“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將黃山與合肥定為全省旅游點狀發力的兩大中心。擁有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的黃山,在全面進入大眾旅游時代的背景下,更應保持戰略定力,堅定恢復發展的信心。眼下,不少景區順勢而為開發新業態,推出新項目、新服務,比如:齊云山風景區推出露營游,以“燒烤+露營”為切入點,為游客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不少導游選擇走上“云端”,開啟云直播、云旅游。這些頗有新意的嘗試,贏得了不少游客的好評。隨著市場復蘇,做好旅游供給側改革,把提供優質產品放在首位,是黃山能夠在未來市場搶占先機的關鍵。
從長遠來看,旅游業消費快速升級的方向沒有變,旅游市場發展的巨大潛力沒有變,旅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趨勢也沒有變。 只要我們牢牢把準創新方向、抓住創新重點,加快旅游業從資本、土地、景區等初級生產要素驅動向高技術、高素質人力資本為代表的高級生產要素驅動轉變,用新技術改造景區、旅行社、酒店等傳統旅游業態;構建優質旅游產品供給的戰略框架,明確優質旅游產品供給的不同目標,區分不同的市場客群,形成差異化供給能力;從“以文促旅”到“以文塑旅”,充分利用黃山深厚的徽文化底蘊,實現旅游和文化的全方位、全領域融合,就能占領先機,搶占市場。
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隨著各項幫扶政策逐步落地,文旅企業自身競爭力持續增強,文旅產業一定能渡過難關,迎來新增長和新發展。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