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黟縣南屏村的西邊,一條石板小路曲折而至,不遠處就是村邊的小河、古樹和石橋。一個簡單的門樓,兩扇木門,像極了記憶里的樣子。紅色的爬山虎攀出院外,寥寥數枝,便把徽州的秋色印在了墻面。推開門,黑瓦白墻,幾根翠竹,一方茶桌,構成了小巧別致的院落,這便是晴園了。
市隱靜于野,客居閑似家。在晴園,所有的住客都有一個共同感受:“這里不像酒店,更像是一個家。”據客棧主人舒晴介紹,2012年,她從村民手里收購了兩幢相連的老宅,占地共500平方米。在裝修上,晴園既保留徽派建筑原有的形制,又結合舒適休閑的要求;既保留了原有的木結構和木裝飾,又大力拓展簡約時尚的居住環境。之所以取名“晴園”, 晴,是她的名字。晴園,諧音“情緣”,因為主人與每位客人之間割不斷的“情緣”。
走進晴園,映入眼簾的是空間通透、溫馨精致的客廳,茶室、咖啡吧、抄經室……大致幾個活動區域間相互聯通,沒有明顯的界限,通過不同風格的家具和裝飾柔和的劃分開來。三樓有一個超大超文藝的書房,主人自購的上千冊圖書,三百多部私藏電影任由住客選擇。坐在窗邊,南屏遠山古村盡收眼底。舒適的沙發,落地的大窗,古樸的茶桌……大到整個舊宅改造設計,小到一點一滴的擺件插花掛畫甚至光源,無一不透露著主人的用心和情趣。即使在陰雨連綿的時候,在晴園也絕對不會感到無聊,沖杯咖啡,或是泡杯紅茶,窩在沙發里看看書,偶爾伸個懶腰,沉重的身體仿佛都變得輕靈起來。穿著睡衣拖鞋,品嘗著桌上的時令水果,住客常常有種“回到家的錯覺”。
晴園共有八間房,兩個庭院,五個超大公共空間,表達了“一所老宅,雙喜鄉鄰,三朋四友,五多樂趣,六藝傳習,七夕唱和,八音綿長”的情趣。其中五間大床房,一間單床房,一間標間,一間親子房,每間各不相同。精致的茶具、五星級的衛浴、柔軟如云的床品……一樣不缺,大部分房間還擺著一張臥榻,臨窗躺著,打開復古小音箱,聽歌喝茶,好不愜意!
清晨,在遠處的杜鵑聲里醒來,環繞南屏村的連綿山脈被白色的晨霧覆蓋,就這樣漫無目的在村子里走走,微汗之后歸來,品嘗著民宿管家備好的精致又可口的早餐,這樣的生活,對于在都市中打拼的年輕人而言,不就是向往的生活么!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