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走進驛境,推門而入,柳絮飄揚,山石水汽。整個中式庭院,古樸之中帶著舒適嫻靜,低調(diào)中帶著精致與優(yōu)雅。整個院落由大大小小三個院落組合而成,移步換景間頗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層樓疊院、高脊飛檐、曲徑回廊,形成絕妙的組合。背倚美人靠,聞?chuàng)浔茄悖犛朴乒徘伲h可看青山,近可觀清水,徜徉其間,整個人立刻就慢了下來。室內(nèi),仿古磨砂青磚地板、泥坯草木灰土墻,徽派建筑的古樸之韻完美重現(xiàn)。在室內(nèi),光也被運用到了極致。驛境巧妙利用空間多方采光,讓光線自由出入于建筑之中,在朝夕間自然變幻,使得徽派建筑陰暗陰冷的感覺被一掃而空。
驛,置騎也。它是從古至今,由傳統(tǒng)到當代的媒介,“驛境”由此得名。在林間山間水間,于驛境覓得一茶一座一友,這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把這一方天地帶給大家的,是主人呂志賢。
2014年,呂志賢與黟縣兩棟老徽派建筑一見鐘情,他決定收下這兩棟老宅,并加以改造。呂志賢覺得,改造應(yīng)該尊重老宅原有的特色,再適當加入現(xiàn)代舒適生活的特性,使建筑整體自然而又宛若新生。于是,兩個花園,一個回廊,一個池塘,一個圍爐天井茶室,16間客房,這兩棟1860年留存下來的老徽派建筑重新蛻變,外觀和歷史斑駁被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一花一草一物,都自然成景。設(shè)計師坦言,在黟縣這個桃源文化之地,他希望在這棟前世、今生、未來的庭院之內(nèi),立足于中國傳統(tǒng)徽派建筑文化的根基,成為重構(gòu)當代生活美學(xué)與生活方式的實踐者。
驛境宜居,怡情,更怡人不僅僅是由于環(huán)境,更是由于人與人之間的溫暖。這里的管家告訴記者:“客人入住以后,他們?nèi)绻枰覀儠樗麄兺扑]一些黟縣的知名景點,甚至?xí)阃麄內(nèi)ィ瑤е麄兛瓷娇此瑢嵉刂v解。這種人性化服務(wù)也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好的口碑和大量回頭客。我們相信,驛境不僅僅只是一個旅行者停歇的地方,更是每一位入住者心靈停泊的地方。”
“山環(huán)水抱古村落,粉墻黛瓦馬頭墻”,在大美黟縣,有這樣一處古樸的老宅,它是驛境,也是每一位停泊者的的精神家園。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