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枕山入夢,擁水而居,徜徉在靈動的山水之間,自然而然令人癡絕。遙視文峰廊橋,毗鄰三江交匯,隱于黎陽老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山水間·喜新戀舊聚焦了山與水的靈氣,于古樸清新之中煥發出勃勃生機。
推門而入,沿著一條石板路走向盡頭,一座外立面為不規則圖形的玻璃建筑十分搶眼,玻璃框架仿佛時空交錯,很難想象,這個現代感十足的建筑之下,包裹著一幢古老的徽派老宅,這般的新與舊、古與今,摻雜糅合,融匯貫通,并沒有顯得突兀,反而碰撞出了新奇獨特的視覺效果,透著滄桑的白墻與藍色的玻璃墻面相映成趣,徽派古韻的外殼下呈現出年輕的活力空間,眼前的這一切恰如刻在墻扉上的民宿名字——喜新戀舊,如此貼切,美的剛剛好。
推開玻璃門,里面又是另一個世界:屏障、石雕、茶席、古箏、木質桌椅、四水歸堂……所有標志著傳統徽州韻味的痕跡都被保留了下來,融進新式建筑的朝氣里。客房十分簡約,大多使用水泥、石頭、木材等建筑材料,有的客房木梁直接裸露,木門隔斷鏤空,而有的則選擇了以黑白灰為主色調;有的以窗為框,窗外翠竹林立,儼然一幅唯美的徽州風光畫;有的房間沒有電視,只有文房四寶和茶具,讓人脫離電子產品的束縛,回歸簡單生活。整個民宿的立意是開放多功能的,院子里設有西式露天泳池,一樓有書吧、兒童區、國學廳,客人可以在公共區域喝茶、下棋、看書、繪畫,享受無拘無束的慢生活,國學體驗區作為一個獨特的文化共享空間,不定期邀請民間徽派文化大師開展國學講堂和公益活動。民宿內 80% 房間都是沿江而建,推開窗便是流淌著的新安江,江景、山色,與你只是一扇窗的距離。內設31 間房,涵蓋26 種房型,每一間房都依據著新舊兩棟建筑獨特的結構而獨立設計,每一間的挑高、結構、面積和風景皆與眾不同。在這里,既有山與水的和諧,又有現代生活的人性之美。
山水間系列精品微酒店的創始人陳熙原是一個傳統的工科男,機電出身,主營設計,執掌過酒店。因為鐘情于徽州的山水,希望能在這兒按照自己的意愿打造一處“給人歸家般溫情舒適感”的居所,所以2014年創立了“山水間微酒店”民宿概念。幾年的時間里,他將理想化為現實,從黃山到千島湖、池州、金華,該品牌已有六家民宿正式投入運營。喜新戀舊于2016年11月開業,定位中高端客人,目前年接待量達9000余人次,入住率48%,以長三角游客居多,可承接高端小型會議。
記者采訪時,見到了喜新戀舊的女主人,80后的一寒善油畫、喜手工,對美有著獨到的鑒賞力,在喜新戀舊的空間里,不少裝飾畫、擺放的器物甚至員工的服飾都出自于她手。在她看來,未來民宿不僅僅是一個住宿的載體,更多的是連接一些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人,他們在某個時間和空間節點上相遇并發生故事,這里將成為每一位行者路途中的家。“我們要打造的是舒服得不像酒店的微酒店,既有家的踏實與溫暖,又有在家里無法體驗的生活與生活方式。比如說我們衛浴配備的都是一線品牌,每周在公區會有插花活動,還會定期舉辦雅集,為客人提供參與互動的體驗。民宿屬于服務行業,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服務、細節上,我們會以服務客人為第一宗旨,讓山水間·喜新戀舊既有著大酒店的氣度,更多流露出的是作為民宿的溫度。”一寒告訴記者,位于黟縣老城區的“黑多白少”山水間微酒店預計今年下半年開業,未來“山水間”還會向鄉村、山居發展,希望“山水間”用山一般的懷抱、水一般的柔情,讓所有來黃山的客人都能在放慢的生活中,用眼睛感受自然的魅力和徽州風情。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