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市場監管效能,打通基層市場監管“最后一公里”,黟縣依托省市場監管局信息化平臺,結合“數字黟縣”大數據中心,開發“智慧化+信用化+網格化”監管平臺,打造了七大數字板塊,建立了“一企一檔”數據庫,覆蓋市場主體18507戶。
搭建智慧監管平臺,實現監管對象全覆蓋。黟縣通過建立企業大數據庫,建立企業數據畫像,完成18507戶市場主體注冊登記、信用分類信息、風險評定、抽查檢查等重要信息的整合,涉及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行業。通過空間定位投影形成智慧監管地圖,監管執法人員可通過地圖精準定位開展監管執法工作。打造黟縣特色區塊,設置黟品五黑、黟縣無憂、寫生研學等特色區塊,在已建立的整體數據基礎上,增加特色行業分區。通過系統向縣域公安、農水、民政、環保推送特色行業數據包,便于業務部門開展行業整治和提升等工作,助推黟縣特色行業高質量發展。
設定執法規范化標準,實現監管力量全到位。黟縣設置三級監管網格,配備43名網格監管員和96名協管員,建立指揮調度中心。在“黟家人”小程序設置“黟食無憂”消費者功能區,結合“黟監管”和“e治理”APP,打造社會共享共治監管體系。充分發揮指揮調度中心的作用,對智慧監管平臺下達的任務和“黟監管”上報的問題,由指揮調度中心在線調度、專業指導,明確牽頭及配合股室職責。同時,該縣實施專項檢查任務縱向分派,定人定事定檢查對象,監管全過程自動留痕,倒逼執法人員及時、規范辦件。制定《黟縣市場監管網格化管理制度(試行)》,全面建立網格員監管事項清單,設置監管類型42項、二級網格監管員事項清單610條、三級網格協管員事項清單22條,實現網格檢查、問題發現、信息上傳、指令下達、執法處置等監管閉環。
構建多維度數據庫,實現監管數字賦能。黟縣通過數字平臺建設,多渠道開啟企業數據歸集共享,并與4個省級平臺(注冊登記平臺、食品許可平臺、特種設備使用平臺、事中事后監管平臺)實現數據鏈接,同時正在謀劃與另外2個省級業務平臺(食品風險分類平臺、藥品風險分類平臺)建立共享路徑。實施新登記市場主體信息向二級網格監管員推送,并以“數字黟縣”公共平臺為橋梁,向相關部門推送數據,實現協同監管。結合信用分色分類管理和雙隨機抽查等監管措施,通過風險預警、風險提示,合理確定市場主體的抽查比例和頻次,著力提高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領域分級分類監管的科學性、精準性。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