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的一切 20年來“莎姐”青少年維權崗從1個擴展到45個

2025年01月16日 10:46:11 | 來源:新華社
|

20年來,“莎姐”青少年維權崗從1個擴展到45個,重慶“莎姐”檢察官團隊也從7人發展到501人——

“莎姐”普法進校園。(市檢察院政治部宣傳室供圖)

1月12日,冬日陽光正好,重慶一家音樂室里,陣陣悠揚的旋律響起,19歲的小浩心無旁騖地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中,埋頭創作下一張專輯的主打歌曲。

兩年前,小浩曾是一名被附條件不起訴的幫教對象。“莎姐”檢察官孫文靜發現他的音樂天賦,鼓勵他走上音樂創作道路,以“不起訴+幫扶”照亮迷途少年“歸航”路。現在,小浩已發表三張專輯,獲得某音樂大賽重慶賽區冠軍。

九龍坡區人民檢察院的“莎姐”檢察官孫文靜,是重慶檢察機關501名從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代表之一。

2004年12月,重慶市大渡口區檢察院改變“就案辦案”模式,探索為未成年人做更多預防、幫教、保護工作,成立“莎姐”青少年維權崗。“莎姐”之名取意于莎草,向陽成長、生生不息,兼具藥性、治病救人。

創建之初,以“莎姐熱線”“莎姐信箱”“莎姐談心室”為工作陣地的青少年維權崗有7人;2012—2017年,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推廣大渡口做法,在全市三級檢察機構設立45個青少年維權崗;如今,全市建立起由33個未成年人檢察獨立機構、12個“莎姐”檢察官辦案組構成的“莎姐”守護未成年人大團隊。經過20年的發展,全市檢察機關有501人先后成為“莎姐”,不僅實現了隊伍的壯大,還完成了由僅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向一體化辦理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涉未成年人刑事執行、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轉變,形成了對未成年人由單向保護到雙向、綜合、全面司法保護的格局。

以“莎姐”團隊為代表的重慶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曾四次寫入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全國人大的工作報告,為國家相關立法和法律法規修訂提供了“重慶實踐”。

20年來,面對一個個迷途彷徨的孩子和他們身后的家庭,“莎姐”們用一點一點的微光,最終凝聚成孩子們心頭的一束溫暖,讓弱小的心靈因為倍感呵護而不再蜷縮于黑暗角落,勇敢奔赴光明未來。

想把對自己孩子的愛分一些給“他們”,是“莎姐”最原始的樸素情感

20年,501人,做同一件事……你或許會好奇:“莎姐”到底是怎樣一個群體?

數據顯示,在501名“莎姐”中,137人擁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目前從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在職人員有336人,曾在未檢部門工作、現已調任其他部門人員有165人;“莎姐”的平均年齡為38歲,男女比例為1∶2.1,已婚人數占比77%,已育人數占比72.3%。

“莎姐”多由“80后”、“90后”組成。

“莎姐”中的絕大部分,是母親和父親。

“我是一名檢察官,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無論從哪個立場出發,看到那些誤入歧途的孩子,我都特別心痛。”從事未檢工作20年的大渡口區人民檢察院“莎姐”檢察官梅玫說,檢察官手里辦理的未成年人涉罪案件,不只是訴與不訴冷冰冰的案件,更是一個個孩子一生的前途與命運、一戶戶家庭的安穩與幸福。因為自己為人父母,所以見到那些走錯路的孩子總想拉一把,見到那些案中被害的孩子,總想盡最大能力去保護。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莎姐”團隊最樸素的情感和原始內驅力。

想要拉回走錯路的孩子,就得走近他們,多了解多共情。這是孫文靜從事未檢工作后,在師父吳健身上看到并深諳其理的心得。

吳健是一名老“莎姐”檢察官,他一直致力于做“有溫度”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他作出不起訴決定的142名少年無一人再犯罪。

吳健因病離世前夕,將這142人的名單交給了孫文靜,并將還在幫教期的涉罪少年小浩的原創歌曲交給了她。

那一刻,孫文靜明白了為什么年過五旬、行事穩重的師父會經常循環播放時下的流行音樂,明白了師父常在嘴邊說的“用孩子的方式走進孩子的心里”,明白了142名涉罪少年無一再犯罪的真諦。

她將這份“有溫度”的工作傳承了下去,耐心說服小浩的父母,一起走進小浩的世界、欣賞小浩的音樂。“莎姐”的努力讓父母有了改變,更讓小浩創作熱情高漲,接連發表了三張專輯,獲得某音樂大賽重慶賽區冠軍。

小浩在教師節給孫文靜寄來的賀卡上寫道:“在我人生最無助的時刻,是你們讓我看到希望,看到未來。你們是我人生課堂上最好的老師。”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檢察官吳波也是“莎姐”中的一員,因為長期奔波辦理未成年人案件,他時常疏于照顧家庭。2022年10月,2歲的女兒因誤食異物氣管被卡住,送進萬州區一家醫院重癥監護室進行手術搶救,身為父親的他卻在辦案路上,一時來不及趕回。

“其實,我知道他也很自責。他之所以這么忙,是為了讓其他孩子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擁有美好未來。”妻子陳曉晉的諒解,讓吳波心存感激。

從愛出發,用心守護。20年來,“莎姐”團隊共幫助上萬名涉罪未成年人懸崖勒馬、回歸社會,有失足的少年成為養殖大戶、有街頭小子成為救火英雄、有被侵害兒童撫平傷痕回歸校園考上研究生……

那個曾經沒有人愛也不會愛人的男孩,現在帶著女朋友笑吟吟地來見“莎姐”。

那個在犯罪邊緣徘徊被“莎姐”硬生生拽回來的孩子,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對檢察官說:“幸好有你。”

那個被傷害而躲起來的女孩在“莎姐”無數次的擁抱后,主動抱住檢察官說:“莎姐,謝謝你!”

……

這些喜出望外的回饋,成為“莎姐”團隊“分愛”的接續動力。

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牢牢把握公平正義,是“莎姐”最根本的價值追求

2018年,在涪陵區一起交通肇事案中,被害人身亡后留下三個未成年女兒。

“三姐妹分別17歲、10歲、5歲,她們的母親已去世,我就以當媽媽的心為這三個小孩考慮。”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莎姐”檢察官李非白依法主動介入,為三姐妹爭取賠償款、確定監護人。

持續跟蹤監督下,她發現監護人侵占私分賠償款,果斷設立重慶市首個由檢察官及監護人共管賬戶,充分保障三姐妹合法權益。

當李非白向法院發函建議暫停發放剩下的賠償款時,監護人怒問憑什么?那一刻,她說出了“國家監護監督人”這幾個字的意義:“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也是國家的孩子,當你侵害你孩子合法權益的時候,我們有權督促相關單位撤銷你的監護權。”

6年來,李非白一直陪著三姐妹成長:大姐已經結婚生子,二妹在讀職業學校,三妹即將小學畢業。

“國家監護監督人”,這七個鏗鏘有力的字眼彰顯了“莎姐”最根本的價值追求——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努力讓涉案未成年人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

在打擊針對未成年人的犯罪時,“莎姐”檢察官是無堅不摧的“鋼鐵戰士”。

在一起重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莎姐”檢察官公訴團隊夜以繼日審查證據、鉆研案情,從犯罪嫌疑人1.7萬余條如亂麻般的聊天記錄中抽絲剝繭,硬是“摳”出一條邏輯嚴密的證據鏈。

出庭前,公訴團隊僅出庭預案就準備了上百頁,相關庭審材料裝滿了一個行李箱。公訴人無可爭辯地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實,犯罪嫌疑人被法院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有力彰顯司法權威、回應社會對嚴懲犯罪的期待。

庭審結束,已近深夜11點,參與辦案的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八部“莎姐”檢察官唐煥然走出法院,看到很多群眾還等在庭外,關注的目光瞬間投射到自己和同事身上。身為父親的他,在微信朋友圈寫下:“山河無恙,煙火尋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孩子們啊,安睡夢鄉,像你深愛的那樣!”

在救助未成年被害人和困境兒童時,“鋼鐵戰士”又化身為無微不至的“守護衛士”。

“我和妻子都在服刑,無法照料兩個孩子……”2022年1月,吳波收到一封來自監獄服刑人員田某的信件,言辭懇切,讓人動容。

一路懸崖邊行車,當吳波到達田某家中發現,大山深處,兩個孩子身上的衣服雖有些臟,但他們卻在認真看書,光亮的眼神里滿是對知識的渴望。

“沒人管,我來管!”在協調變更兩個孩子的監護問題上,吳波就遇到困難:孩子父母因犯罪遭村民嫌惡,村委會不愿意配合。

“父母犯了錯,可孩子是無辜的。我們三番五次做解釋工作,終于消除‘有色眼鏡’,將孩子監護權變更給爺爺奶奶。同時,還申請到救助金,愛心人士也愿意捐資助學。”吳波說,當了解到孩子因父母被同學們嘲笑后,“莎姐”團隊又及時介入提供心理疏導,讓孩子認識到,要努力讀書學文化和法律知識,不要步父母后塵。

“你拜托的事情都解決了,但我們更注重發現和治愈孩子的心理創傷。”吳波將孩子的變化反饋給田某時,這位父親用袖口抹了抹雙眼說,“我真心悔過,爭取早日出獄去陪伴孩子。”

孩子們眼中的光,就是“莎姐”團隊心中的星辰大海。

20年來,“莎姐”團隊成員一直都在想方設法為犯錯的孩子搭起回家的橋,為受傷的孩子撫平心靈的傷,更為困境中的未成年人及家庭撥開烏云帶去陽光。近年來,隨著未成年人檢察職能的拓展,他們辦理撤銷或變更監護權民事支持起訴案件400余件,爭取各項費用及司法救助金2000多萬元,探索開展監護人品性調查、協助異地落戶、建立線索移送機制等,讓落單的困境孩子一個都不掉隊。

探索未成年人保護領域創新機制,提升新時代基層治理效能,是“莎姐”最重大的時代使命

受到侵害的14歲女孩小丹坐在布滿溫馨童趣擺件的房間里,驚恐的心緒逐漸平靜,慢慢抬起了頭,向身邊的“莎姐”檢察官訴說遭遇……這里是全國首個省級檢警醫“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位于重慶市江北區南橋寺。

兒童被侵害案件猶如“海面下的冰山”,發現難、取證難、救助難,一直是壓在“莎姐”心頭的一塊石頭。有的孩子在派出所遲遲不愿開口,有的孩子未及時送醫檢查取證致使犯罪分子逍遙法外,有的孩子面對反復詢問被多次揭開未愈的“傷疤”。

這些折翼的天使亟需一個安全、溫馨、私密的“避風港”。在“莎姐”團隊的推動下,重慶市檢察院、重慶市公安局、重慶市中醫院聯合建立的“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能夠“一站式”完成對未成年被害人的辦案詢問、心理疏導、檢查取證和綜合救助,避免多次詢問帶來的“二次傷害”,同時提升辦案質效。

2020年9月,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廳(未成年人檢察廳)下發通報,向全國推廣重慶市“一站式”示范點建設標準。

新時期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面臨更為復雜的新情況新問題,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為了讓法治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長之路,“莎姐”檢察官在時代大潮中,發揚基層首創精神,勇于破冰,針對未成年人保護的瓶頸痛點,探索建立了多個具有開拓意義的制度機制,并作為全國檢察機關代表參加了全國人大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立法論證,推動打造全鏈條保護制度。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往往具有持續性,早發現、早介入、早阻斷是關鍵。一名5歲兒童長期被繼母和父親家暴,全身多處受傷,如果診所醫生、周邊的人發現傷情及時報警,幼小的生命就不會消逝。參與辦案的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八部“莎姐”檢察官龔珊對此痛心疾首。第二年,“莎姐”團隊聯合重慶市醫療、教育、民政、婦聯等九部門出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實施辦法(試行)》,推行“兩書一圖”(強制報告義務告知書、責任承諾書和報告流程圖),全面落實強制報告制度,并在辦案中開展責任倒查,累計追責370余人。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多是“熟人作案”,避免“大灰狼”接近孩子是預防的“最先一公里”。2019年,“莎姐”團隊聯合重慶市教委開發全國首個省級教職員工入職查詢平臺,針對中小學校、幼兒園及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教職工全覆蓋開展入職查詢,將有犯罪前科的人“擋”在校園之外。同時,他們還大膽探索擴大入職查詢范圍,將救助站、福利院、小區物業等場所工作人員納入其中,升級未成年人保護“隔離墻”。一年后,最高檢與教育部、公安部聯合建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國家相關法律也增設了專門條款。

“莎姐”團隊在辦好每一起案件的同時,更加關注透過一個個案件折射出的治理問題,他們時常將辦理個案中的“解題思路”形成辦法和制度,推動類似問題的解決有章可循。

2021年,綦江區人民檢察院的“莎姐”檢察官在排查中發現視力障礙男孩靖靖無法上學。“每個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權利!”為此,“莎姐”檢察官向綦江區教委發出了全市首份保障殘疾未成年人受教育權的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尋找更多的“靖靖”,79名殘疾孩子因此回歸校園。由此建立的保障殘疾未成年人受教育權法律監督大數據模型目前已在全國范圍推廣應用。

開州區人民檢察院檢察五部“莎姐”檢察官王莉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不論是去學校給孩子們上法治課還是接自己孩子放學,她都會到學校周邊轉轉,看看商店是否售賣蘿卜刀、水晶泥、香煙等商品,附近的廣告牌、圖書館是否有不利于孩子成長的內容……

以公益訴訟之盾全方位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全市檢察機關還圍繞食藥品安全、校園周邊環境等領域開展專項監督,推動清理整頓違法經營單位1萬多戶;開展不適宜未成年人出入特殊場所公益訴訟監督,為孩子們營造干凈清朗的成長環境,讓“隱蔽的角落”有人管,“隱藏的傷害”有人呵護。

引領更多人加入“莎姐”成為“莎姐”,激發社會各界共同關心和支持未成年人保護事業,是“莎姐”持續奮斗的工作目標

依法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是法治文明的重要標識。進入新時代,我國相繼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推動我國未成年人保護事業更上層樓。重慶“莎姐”檢察官團隊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奔走呼吁社會各方參與,有力推動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位一體”,形成人人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良好法治環境和濃厚社會氛圍。

24歲的韓丹是一名剛畢業的法學碩士,目前正在準備相關考試,目標是成為一名“莎姐”檢察官。這個心愿,她已許下9年,讓她種下這個心愿的正是中學時來校宣講法治的法治副校長、“莎姐”檢察官梅玫。

2015年,韓丹在讀的重慶市第三十七中學成立“莎姐”法律社團,她報名當上副社長。在梅玫指導下,孩子們根據真實案例自編自導自演情景劇《沖動的代價》。這部劇走出校園、走進社區,還登上了央視《焦點訪談》。法律社團的成效,在韓丹心里種下一顆學習法律的種子,從選擇大學、研究生專業到就業,她決定堅定不移地在法律的道路上走下去。

“法治教育是一項潤物細無聲的工作,需要我們持續播撒、施肥,長期堅持。”韓丹和同學們對公平正義的追求,讓梅玫非常欣慰。她就像一名引路人,引導孩子從學習法律的參與者、體驗者、探究者,轉變為法治教育的宣傳者、傳播者、實施者。

普法宣傳是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基礎性工作,也是“莎姐”團隊貫徹始終的工作之一。在普法宣傳上,他們用心用情用力用功,帶動家、校、社一體化依法保護未成年人。梅玫20年如一日開展校園普法,有家長特意找到她說,自己中學就聽過“莎姐”法治課,現在跟孩子一起聽;合川區人民檢察院“莎姐”檢察官劉青松經常到山區普法,幫助農村孩子學會運用法律武器,防范校園暴力……20年來,“莎姐”團隊把普法課送到500多個鄉鎮,讓法治的種子在孩子們心底生根發芽。

2016年起,社工楊元春時常步履匆匆,奔波在去往檢察院或觀護基地的路上,在引導涉罪未成年人“走向光明”之路上,發揮力量。在楊元春的帶動下,一支10余人的團隊成立,合力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幫教觀護。8年來,團隊溫暖感化了上百名涉罪未成年人。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中醫院原副院長李延萍從事醫療工作30余年,感動于“莎姐”的故事,2019年,她在醫院場地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協調出150平方米,幫助“莎姐”團隊建成全國首個省級檢警醫“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

楊元春和李延萍,是1600多名“莎姐”志愿者中的代表。

“我想為‘莎姐’團隊出一份力,盡我所能,幫助孩子!”

“我要加入‘莎姐’團隊,和你們一起做孩子的‘點燈人’!”

“謝謝‘莎姐’帶給城市的感動,愿與你們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

這些都是志愿者表格上,社會各界人士的留言。他們當中,有退休老師、干部、工人,也有企業家、律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莎姐”志愿者匯聚的力量,已經成為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的重要一環。

“莎姐”志愿保護團隊中還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團隊,2014年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和市心理咨詢師協會會簽下發《關于在涉案未成年人心理援助工作中加強協作的意見》,建立百人“莎姐”心理咨詢師團隊,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援助。

20年來,在“莎姐”團隊帶動下,全市有501名檢察人員、1600余名社會志愿者參與未成年人檢察保護工作,帶動愛心企業、社會組織建立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73個,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觀護幫教、職教培訓、公益活動等場所;全市38個區縣建立家庭教育指導站43個,研發推廣“家庭成長環境風險防控”數字模型應用場景;推動政府部門常態化開展未成年人成長環境專項治理等活動,在重慶市委政法委牽頭下,協同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門聯合開展“莎姐守未”專項行動,凝聚起“六大保護”合力。

2023年,重慶市委決定,把“莎姐守未”這一檢察工作品牌升格為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未成年人保護和犯罪預防工作品牌。2024年,“莎姐”團隊獲評“感動重慶十大人物”特別獎。

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為了孩子。“莎姐”團隊守護的不僅是一個個孩子、一戶戶困境家庭,更是社會和諧和法治的進步,是人民的心和永固的紅色江山!

讓所有孩子向陽而生、逐光前行,“莎姐”永遠在路上!(記者 郭曉靜 張莎 朱婷)


值班編輯:程紅妹

熱點新聞

    查看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刺激久久久久久久久|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免费看美女隐私全部| 色欲色av免费观看|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wwwxxx国产| 国产精品黄页在线播放免费| hd日本扒衣党视频播放|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日韩综合第一页| 亚洲人成电影院在线观看| 欧美黄色片网址| 人妻18毛片a级毛片免费看| 精品久久久久不卡无毒| 厨房娇妻被朋友跨下挺进在线观看 |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 柳岩aa一一级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 护士与税务干部完整2av| 久久国产色AV免费观看| 春丽全彩×全彩番中优优漫画| 亚洲免费视频网| 欧美成人精品大片免费流量| 亚洲熟妇av一区| 污污视频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特黄特黄aaaa级毛片免费看| 免费一级乱子伦片| 立川理惠在线播放一区| 免费网站看av片|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免费观看一级特黄欧美大片|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成年性羞羞视频免费观看无限|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日韩电影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在线入口|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