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林草興則生態興,近年來,全市林業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為抓手,嚴守森林資源安全底線,不斷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用高水平保護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為黃山生態安全守住防線底線。
深入調查,摸清生態家底。先后開展黃山市獼猴、短尾猴野生種群數量專項調查,黃山市陸生脊椎動物調查,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植物專項調查,摸清資源底數,為促進我市生物多樣性持續增長提供數據基礎。根據調查統計,我市現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92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18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74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67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6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61種。
爭取項目,強化資源管理。各保護區、濕地公園等保護地圍繞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謀劃一批基礎建設、資源保護、生態教育、科考體驗等能力提升項目,積極向上爭取,多方籌措資金,通過項目落地實施,切實把各類自然保護地資源保護好、建設好、管理好。2023年以來,各類保護地累計爭取到各級林業、財政等部門各類資金3000余萬元。
強化巡護,構建責任體系。建成市、縣、鄉、村四級林長體系,全面壓實各級林長工作責任,明確生態護林員巡護任務,2023年全市各級林長深入責任區及重點生態功能區開展巡林督查3.9萬次,護林員開展日常巡護27.2萬次。同時,依托皖南國家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積極開展野生動物救護和疫源疫病監測工作。2023年,監測到鴛鴦、鴻雁、白鷺等水生野鳥10余種500多只,救助受傷野生動物62只。
嚴格執法,打擊違法行為。充分發揮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聯席會議制度作用,聯合有關部門積極開展打擊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和“2023清風行動”等專項執法行動,2023年全市共查辦案件81起,收繳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332只(株)、非法獵具303個,罰款和罰金9.3萬元。深化“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通過開展聯合生態大巡護、普法宣傳等工作,精準高效開展好野生動物保護。2023年全市共辦理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案件42件,向法院起訴37件,均獲得法院判決支持。
狠抓宣傳,提高保護意識。結合世界濕地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森林防火宣傳月等林業重要節點,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網絡媒體等,采取進社區、進校園、進媒體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持續開展“跟著古樹名木去旅游”系列宣傳活動,與“黃山自然講堂”等公益組織多次開辦“林長+小林長”知識講堂,聯合市生態環境局制作播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欄目12期,宣傳報道林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及典型事例。充分發揮基層林業站、護林員和村民委員會的作用,將野生動植物保護納入村規民約,依靠民間林長、群眾、志愿者的力量,實行群防群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值班編輯:程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