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7平方公里版圖環抱160多平方公里黃山風景區,黃山區成為“大黃山”地理中心。一山獨秀,四門皆景,這是黃山區的優勢,亦是考驗。錨定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實現“六個新提升”、做到“六個當先鋒”和市委七屆七次全會探索“六個新路徑”實現“六個領跑”的改革目標要求,如何在大黃山建設中走在前、作示范、當表率?
黃山區給出的答案是,把改革創新和真抓實干貫穿發展全過程、各環節,打造高水平國際旅游目的地!
一問:協同中求差異,發展如何精準定位?
順著黃山的余脈,形成了黃山區獨具特色的山水田園風情。坐擁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黃山風景區全境,名山、秀湖、飛瀑、峽谷、古村……滿目皆山水,處處有風景。
但擁有這些,并不足以讓一個區域在百花爭艷的文旅大花園中綻放異彩,更何況身處琳瑯滿目的大黃山版塊,面對紛繁多元的游客需求,究竟怎么做才能贏得一席之地?
作為旅游先發地,黃山區不僅有“天生麗質”的山水景,更有思變求變的精氣神。
從今年初春開始,一場關于大黃山建設的大討論在“黃山區文旅七問”中轟轟烈烈展開:連續邀請專家授課,政府與企業同題共答,線上與線下同頻共振。在整體中求差異、在協同中求不同、在融合中求創新、在共進中求特色。
在一次次自我追問、思維碰撞中,發展的答案越來越清晰——
黃山區提出“1366”大黃山發展戰略。1即為高水平國際旅游目的地建設這一總體定位,構建環黃山、環太平湖、環城區3大組團,緊扣休閑度假、醫療康養、文化服務、創意經濟、體育賽事、會展經濟6大產業,打造“風情南大門”“泉養北大門”“會展東黃山”“活力西大門”“運動太平湖”“創意興甘棠”6大布局。
以“三環六片區”為重點,山水、人文、物產形成資源聚合效應,新業態、新場景、新產品疊加搭配,為高水平國際旅游目的地做出生動注解。
“一湖四門”資源共享、產品共建、形象共宣、市場共拓?!澳洗箝T”擁有高端酒店民宿集群,“北大門”主推康養旅居產品,“西大門”發展戶外旅游休閑基地,“東大門”聚焦會展經濟。
在休閑度假康養的大概念中瞄準細分賽道,深耕特色市場。這是避同求異的自覺追求,也是黃山區旅游一直保持的狀態。
打造高水平國際旅游目的地,步履鏗鏘,堅定不移!
二問:抓資源求轉化,產業特色如何形成?
文旅破圈,離不開產業支撐。產業發展,則離不開資源整合與跨界融合。
山水與運動疊加,讓黃山動起來。
發揮山水資源優勢,“乘山接水”推動賽事經濟蓬勃發展,推出“跟著賽事去旅行”線路產品,讓賽事“流量”轉化為文旅“留量”。
今年以來舉辦黃山100越野賽、長三角綠水青山運動會、太平湖小鐵人三項賽、全國少兒圍棋公開賽等精品體育賽事20場次,吸引參賽群體約6.35萬人次,帶動文旅、商貿等消費7200萬余元。萬人黃山馬拉松、千人環黃山自行車賽,吸引游客“為了一場賽而奔赴一座城”。
新茶飲快速崛起,追逐“食”和遠方。
這個夏天,黃山版農夫山泉在黃山區悄然問世;黃山華綠園公司研發推出的速溶茶瓶蓋已超4000萬只,飲料成品市場銷售額達2.4億元,實現了從一杯鮮葉茶到開袋沖飲的茶粉再到一擰即飲的瓶蓋茶的跨越。
2023年,黃山區新中式茶飲產業集群產值突破3億元,并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新中式茶飲發展先行區”稱號。還有苗知府的臭鱖魚、全江臘味,都在各自領域走向全國前列。
影視產業嶄露頭角,搶占網絡微短劇新賽道。
黃山是天然影視棚,《臥虎藏龍》《紅樓夢》《小花》等知名影視劇曾在此取景,黃山區的影視文化產業具有無限的發展空間和想象空間。地標性文保六角樓旁,閑置已久的老建筑,正在改建成為影視產業園區,不久實景攝影棚、科技棚、AI算力中心、影視創客中心將在這里呈現。
跟著短劇去旅行,黃山區正在實施“百部微劇進黃山”創作拍攝項目,《黃山煙禺訣》《禾下乘涼夢》已開機,《仙源》《甘棠的甜蜜》《媽媽的黃山》也已編劇完成,越來越多的原創影視作品將在黃山區誕生,微短劇的視角將展示黃山區別樣的文化和風情。
三問:接軌市場需求,旅游場景如何匹配?
當文旅熱點的風向由“風景”吹向“場景”,如何在傳統山水觀光中向“新”而行,營造旅游新場景,激發消費新活力?黃山區文旅行業正奔跑在“破題求解”的路上。
這個夏天,走進九龍瀑風景區,你可以在流光漱玉中欣賞民俗舞九龍,在泉瀑奏鳴聲中品一杯漫瀑咖啡,隨手一拍都很出片。
在山腰或湖畔,系列精品民宿打開了游客潛心度假之窗。在南門“黃山云上”推窗見云朵,在西門“房車宿營地”仰頭見星空,在東門“時光塔”體味時光流轉,在北門“譚家大院”收獲古建之靜謐??梢云伏S山名茶,嘗徽州美食,在黃山腳下,偷得浮生幾日閑。
坐船游湖也有了時光痕跡,太平湖風景區在游船上做起了新文章。新推出的“悅享太平湖”號擁有270°的觀景甲板、專屬VIP包廂、高品質影音系統等硬件設施,更為游客提供書茶雅集、國風國潮、非遺技藝、輕松音樂、浪漫婚禮等個性化、定制化的“游船+”服務體驗,讓精品航線場景更好玩、體驗更沉浸。
景區新場景推動旅游業從“門票經濟”“觀光經濟”向“綜合體驗式消費經濟”轉變,鄉村里的新場景也在雨后春筍般涌出。
新豐鄉的吳金財、吳建兵、王成,滿腔熱血投入新農村建設,用青春的創意讓鄉村生活場景化。在這里,空氣是無限自由的,可以呼吸鄉野泥土的芬芳,也能享受“轉角咖啡”的醇香;在這里,身份是隨意切換的,可以是一名插秧割稻的農夫,也可以是一名扎染制陶的藝術家;在這里,心靈是閑適放飛的,可以改造屬于自己的農家小院,可以在“吾鄉憩茶空間”品茗會友,“非遺文創店”可以有你的展示空間……未來這里將是數字游民和青年創客的集聚地。
芙蓉谷景區正在改造升級,高山“天空之境”平臺、魔毯“無痛登山”體驗等為景區注入新的活力;“徽黃之路”戶外徒步產品將為黃山“低山旅游”打開新的窗戶;體育運動產業孵化園暨智力運動中心成為體育+研學、孵化+培育的新平臺;太平湖健康中國展示中心、石門秘境夜游景區等也將陸續“上新”。
黃山區正在創新創意的路上迎著“風”加快步伐、加速奔跑。
四問:打造硬支撐和軟實力,文旅項目如何賦能?
位于黃山北大門的黃山互助公社,吸引了數百名來自外地的老年人在這里種菜、打球、跳舞,在互助的氛圍里過著舒適的養老生活。來自銅陵的謝先生住下來就舍不得走,他說這里空氣好,吃得好,心情好,健康自然更好。于是他干脆和妻子一起將戶口轉到黃山區,成了真正的黃山人。
太平湖畔的烏石鎮,立足“小而美”旅游項目,落地的精品民宿梅姑娘的院子、乾元澗,在建的永泉太平人家、桃源摩旅營地形成文旅項目“滿天星”,拱衛黃山和太平湖。
東大門的黃山國際會展中心已進入室內裝修階段,建國飯店、建國熹上酒店等高端度假酒店和希爾頓花園、希爾頓歡朋等連鎖品牌酒店建設進展顯著,東黃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啟動創建步伐。
黃山區堅持把項目“招引”作為大黃山建設的“壓艙石”,在引進項目的過程中,堅持把項目跨界融合作為大黃山建設的“主引擎”。
南大門隱秘之境、山嶼溪等10余家高端民宿已投入運營;互助公社、攜泰健康—黃山康養中心等醫療康養項目卓有成效,力爭突破東黃山國際休閑度假區休閑文旅、黃山鳳凰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等重點招商項目,為大黃山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從鄉村到城鎮,重點項目撐起了黃山區文旅發展四梁八柱,活動賽事項目則豐富了文旅的精氣神。
東黃山悠悠湖文旅街區,已成功吸引林肯、奔馳、問界等新車上市發布50多場。重慶摩博會、無極機車寵粉節、寶馬摩托車會、軒轅獎盛典等活動意向落戶。黃山國際會展中心建成后,預計每年將舉辦各類重大會展活動百余場,參加人數超20萬。
五問:聚力創品牌,宣傳營銷如何出彩?
全媒體背景下,宣傳營銷離不開頂天立地的主流媒體,也離不開鋪天蓋地的自媒體。黃山區一如既往地不斷深化與主流媒體的合作。
近日,新華社“county walk”邀請外國嘉賓一道來到黃山區鄉村開展沉浸式體驗報道;央視知名主持人鞠萍姐姐帶著《大手牽小手》節目組也來到黃山區,共同策劃黃山區專題拍攝。
發揮主流媒體引領作用的同時,不斷加強與小紅書、抖音等平臺合作,挖掘培養本土自媒體達人,成立黃山區全媒體聯盟,吸引自媒體達人圍繞“山水村夜”等主題,主動擔當文旅推薦官、特產風物代言人。
宣傳營銷做得好,品牌活動不能少。
黃山西站開通,黃山區大高鐵時代來臨,太平猴魁和太平湖旅游宣傳率先登上高鐵專列;
在長三角大環線開通當日,精心策劃的黃山區文旅推介團在高鐵上玩起了花樣,賺足了眼球;
先后赴武漢、上海、敦煌等地,文旅邀約唱響大江南北;
斑馬音樂節、黃山馬拉松等品牌活動即將在黃山區拉開序幕……
村碗、村創、村戲、村賽、“村官”等村字號IP,也將進一步挖掘村莊流量密碼、點燃鄉村旅游“爆點”,放大名山、名水、名城、名鎮、名街、名村的熱點效應,朝著“一句話叫響一座城”的目標,持續塑造黃山區“樂游黃山悅享太平”城市品牌形象。
潮平岸闊風正勁,揚帆起航正逢時。黃山區正乘著大黃山建設之東風,切實擔當起大黃山地理中心的責任和使命,進一步完善全域旅游協調發展體制機制,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加快建設高水平國際旅游目的地。
值班編輯:王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