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網信辦印發《“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全國整治工作方案》,提出在2025年年底前,重點集中整治政務應用程序存在的過多過濫、多頭填報、建設不規范、功能異化等四方面問題,通過集中摸排、自查自糾、備案管理以及健全機制等措施,進一步規范政務應用程序管理,穩步推進數字化賦能基層工作。為更好地貫徹落實該方案,確保數字化手段有效服務基層治理提質增效,各級政務部門在具體實踐中應堅持四個相結合。
一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相結合。堅持問題導向,即強調要精準識別并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針對不同類型的問題,應有的放矢地制定整治方案,避免“一刀切”的簡單化處理方式。堅持結果導向,要求明確目標任務,按照規定的時間節點,對整治效果進行全面評估。務必確保政務應用程序更加便捷易用、高效智能,切實推動信息化賦能基層,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將二者相結合,就要求我們從全局出發,運用系統思維統籌規劃,注重源頭治理,實行分類施策,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處理局面。同時,廣泛聽取基層工作人員的意見建議,定期對整治效果進行科學評估,不斷優化整治方案,確保整治工作真正取得實效。
二是要堅持集中整治和長效管理相結合。一方面,通過集中整治,迅速清理政務應用程序設計和使用中的不合理現象,及時緩解基層工作負擔,提高基層服務效率。為此需要深入基層一線,全面摸排并系統梳理政務應用程序存在的問題,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另一方面,要著眼長遠,建立健全管理機制,確保政務應用程序規范化、常態化運行,從源頭上有效防止問題的反復出現。具體而言,要加強對政務應用程序的準入管理,嚴格審查其功能、性能和安全性;建立動態監測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新出現的問題;完善綜合管理平臺,以實現政務應用程序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集中整治與長效管理的雙輪驅動,能夠持續優化基層治理環境,提升基層治理效能。這不僅可以快速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更能為未來的基層治理提供有力的保障,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三是要堅持整治規范與改革創新相結合。既要以“零容忍”態度,對“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從源頭上遏制形式主義滋生蔓延,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又要以改革創新精神,積極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和新的治理模式,打破常規,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俗話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整治規范可以及時剎住形式主義向“指尖”延伸的歪風,而優化現有的“一根針”機制,才能更徹底地解決基層無謂之負。必須統籌發展電子政務,把基層實際需求和條件納入數字化轉型的整體方案中,才能切實解決基層面臨的挑戰。近年來,一些地區探索建立全省統一的基層數據庫,打造“一表同享”“一表通”等平臺,創新填表報數工作模式,實現填表報數“一個口子進出”,同源數據“最多填一次”。這種舉措在最大限度上減輕了基層負擔,為基層治理現代化開辟了新的路徑。
四是要堅持電子政務建設和運營相結合。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要求電子政務從“從無到有”的建設階段,逐步轉向“從有到優”的運營管理階段。當前,移動客戶端、小程序、快應用等數字化工具層出不窮,為政務工作提供了多樣化的工具支持。然而,隨之而來的挑戰是,如何確保這些工具在實際操作中真正發揮效用?如何做到管理到位,防止數字化工具功能的異化,使其真正服務于基層治理需要,而不是淪為形式主義的新表現?因此,電子政務需要通過強化運營管理機制,確保這些工具的合理有效使用,減少冗余功能和重復建設,實現從數量增長到質量提升的轉變。這不僅是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的核心要素,也是電子政務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總之,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通過全面實施整治方案,能夠有效遏制形式主義在數字平臺上的蔓延,切實提升政務應用程序賦能基層治理的效能。各級政務機關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斷優化工作流程,創新工作方式,推動電子政務向更高水平邁進,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作者:黃璜,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