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黃山,驕陽似火,但在徽州區西溪南鎮,青山環繞,流水潺潺,一幢幢白墻黛瓦的民居點綴于綠水青山之中,盡顯悠然郊野之趣。
“民宿+文化”“民宿+農業”“民宿+研學”……西溪南鎮近70家民宿抱團發展,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新鄉人”投資打造的藝宿與“原鄉人”利用自家老房子打造的具有鄉土氣息的原宿互為補充,用時尚化、年輕化、當代化表達拓展文旅新空間,打造出一份不斷豐富具有創造力的業態清單:形成望山生活、溪邊文苑植物美學、溪邊55面包咖啡、噠咔旅拍、詩莉莉高端民宿等文創業態33處,推出楓楊文創市集、森林音樂會、實景文化探游等主題活動,打造了一批農文旅體融合體驗的新鄉村空間。
如今,西溪南鎮宿集已成為黃山一張極具特色的文旅名片,不斷為游客提供創新文旅業態和舒心住宿體驗。
塔川宿集、三江口時尚街區宿集、湯口翡翠新村宿集……黃山大地上特色宿集正在加速形成。一個個精品宿集不僅煥新鄉村容顏,還成為帶動鄉村經濟和文旅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
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作為旅游的一項重要內容,民宿一頭連著八方游客剛需,是游客的住宿之地,也是深入了解當地風土人情的目的地;另一頭連著鄉村振興,能夠助推鄉村旅游多點開花,激活旅游產業“一池春水”。民宿,已經成為推動地方經濟、傳承地域文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黃山市借勢全域旅游發展,依托自然、文化、生態等資源優勢,把民宿業發展作為推動鄉村振興和旅游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全市共有各類民宿3200余家,全年接待量超330萬人次,綜合效益達120億元。黃山市已成為全國首批9個民宿產業發展示范區之一。
今年4月,黃山市先后印發《黃山市民宿促進和管理條例》《黃山市民宿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其中明確提出,加大龍頭民宿企業和宿集培育力度,支持民宿企業通過品牌加盟、連鎖經營、豐富產品、延長產業鏈、參與鄉村旅游等方式加快發展。打造民宿產業集聚區,推進全域民宿集聚發展。加強資源整合,豐富宿集產品業態和消費場景,提升服務水平和文化品位。
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意味著黃山民宿產業邁入提質新階段。
為強化宿集建設,屯溪區創新性以政企共建模式打造“智游家”民宿數字化服務平臺。2022年啟動開發以來,已有近300家民宿進駐平臺系統交易。平臺打通了以攜程為代表的OTA渠道,并通過共享保潔服務、集中采購等方式降低經營成本,市場推廣取得初步成效。
市中心城區湖邊古村落月棲溪喜寶宿集負責人、黃山市喜寶酒店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增和建議,要加快推動民宿集群化、規模化、品質化發展,推動民宿業與漢服、非遺、旅拍等新興行業融合,在豐富消費場景的同時,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加大宣傳力度,擦亮民宿集群名片。
“宿集是產業多元化發展的產物,也是產業更新迭代的結果。”省民宿協會秘書長、華度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昕認為,可以吸取其他地區民宿優秀經驗,通過徽州民宿整體品牌打造、制定民宿整體傳播計劃、豐富活動類型、開創有獨特文化特色的研學課程等方式,打造個性化、多元化的宿集,形成聚集效應,滿足當前市場需求。
今年以來,黃山市文旅部門基于大黃山高端服務業共同成長計劃制定的民宿產業共同成長計劃,針對民宿產業以金融為主的全要素支持方案,也是一項創新性工作。
“民宿產業共同成長計劃不僅針對民宿企業本身,還針對民宿服務平臺和全產業鏈發展,鼓勵民宿企業協作共享。”黃山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步,黃山市將加快打造宿集,鼓勵經營主體跨空間整合、營銷聯合等,從小私域到大私域構建區域內循環生態,形成連片帶面輻射效應,更好留住客源和人才,釋放黃山宿集新活力。
值班編輯:胡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