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們繼續發揮好榜樣作用,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帶動更多身邊人向上向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社會的好公民、單位的好員工、家庭的好成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自己的光和熱。”2022年8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好人”——黃山風景區工作人員李培生、胡曉春回信,對他們繼續發揮“中國好人”榜樣作用提出殷切期望。
一紙信箋滿載殷殷期許,字里行間蘊含澎湃力量。兩年來,黃山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作風,用心用情建設美麗黃山,高標準推進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充分彰顯秀美黃山友愛美好的城市形象。
回信,激發澎湃偉力
8月2日,黃山之巔,李培生嫻熟地做好放繩作業準備,然后跨過護欄,手拉繩索,在懸崖峭壁上“飛檐走壁”,清理垃圾。
現年50歲的李培生,扎根黃山25載,先后榮獲“安徽省勞動模范”“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中國好人”“年度安徽十大新聞人物”“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榮譽。
“最近持續高熱,上山觀景納涼的游客很多,我們必須隨時保持景區干凈整潔,提升游客舒適感。”李培生說,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猶如一盞明燈,每每重溫回信內容,只覺心中澎湃,充滿力量。
學習回信精神,汲取奮進力量。2022年8月28日,“中國好人”李培生、胡曉春工作室在黃山風景區掛牌成立,成為景區積極發揮好人榜樣作用、弘揚向上向善精神力量的務實舉措。依托“好人工作室”,黃山風景區還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廣泛融入迎客松數字黨建館、觀瀑樓黨員教育基地等教育陣地建設,吸引廣大游客自發參觀學習。截至目前,全市掛牌成立各級“好人工作室”16家,并將這些工作室打造成為延伸為民服務、推動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窗口。
聚焦身邊感動,傳承中華美德。今年69歲的老黨員、“黃山好人”鄭紫珊,經常帶領文化志愿隊伍在全市各地開展演出,為群眾獻上喜聞樂見的文藝大餐。
汪建榮是歙縣上豐鄉姬川村人,靠著勤勞樸實成功創業,現為安徽中園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傾情回報社會,連續12年扶貧濟困、捐資助學,累計捐資70余萬元,2023年第四季度當選“黃山好人”。
人人都是奔跑者,個個都是收信人。兩年來,黃山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大力培育、選樹、宣傳、禮遇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組建黃山市“好人聯盟”,搭建起好人之間自我管理、相互交流、互幫互助的平臺,常態化開展活動,充分發揮了“點亮一盞明燈、照亮一片天空”的示范效應。一大批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的榜樣在身邊涌現。
今年7月30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發布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接連跳入湍急洪流、勇救落水祖孫的祁門縣鳧峰鎮峰聯村村民黃和清、許排姻入選。黃山市“中國好人”再添新成員。
截至目前,黃山市評選“黃山好人”737名,137人入選“安徽好人”,94人入選“中國好人”;評選道德模范及提名獎234名,17人獲評安徽省道德模范及提名獎,8人獲評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好人黃山”正在成為城市新IP。
禮遇,好人盡享榮光
“各位同仁及老鄉,黃山旅游優待憑證已辦好,請大家及時來領取。”7月31日,合肥蜀山區歙縣商會的微信群里,發出了這樣一則通知。
今年6月,黃山市遭遇嚴重洪澇災害。緊要關頭,全市各地各部門以“汛”為令、迅速行動,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堅守一線,受災群眾奮發自救、守望相助,共同構筑起抗洪搶險、守護家園的堅固防線。
洪水無情,人間有愛。周邊省市的救援隊伍來了,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愛心物資、愛心捐款齊涌黃山。
王朋是黃山市天潤發連鎖超市、田園徽州精致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2020年入選“中國好人”。洪災期間,天潤發超市歙縣門店被淹,損失嚴重。他顧不上自己的損失,大災當前顯本色,牽頭組織76名志愿者成立抗洪救災小分隊,挺進災區搶險救災,先后捐贈各類應急物資22批次,捐贈總額41.3萬元,同時還為受災嚴重家庭募捐善款12萬余元;帶領隊伍慰問災區,足跡遍布20多個鄉、鎮、村,為1萬余名受災群眾送去溫暖和愛心。
拿什么奉獻給你,我的親人!7月4日,黃山市官方宣布,從當日起至2024底(不含中秋節假期和“十一”假期),凡在6月19日至7月4日期間,支援或赴黃山市參加抗洪救災的人群、向黃山市捐款捐物的各界愛心人士,均可享受黃山市所有A級景區免門票禮遇,不限游覽次數。
投之以桃,報還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崇德向善,禮遇好人,是黃山人民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讓好人好報,讓德者有得。近年來,黃山市推出系列“禮遇好人”政策,邀請先進典型參加重大紀念日、重大節慶活動,推薦擔任“兩代表一委員”,讓他們在就業就醫、養老觀光、交通出行等方面享受優待,同時在職稱評定、職務晉升上給予優先考慮。出臺《黃山市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管理暫行辦法》,建立聯系走訪和動態管理機制,及時掌握先進模范生產、生活和思想動態;設立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評樹幫扶專項經費,累計幫扶困難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1710余人次,發放道德慰問金137.77萬元;(下轉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全覆蓋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道德銀行建設,發放“德耀徽州”禮遇卡超過3300張,授信約1.8億元。
厚植道德沃土、凝聚奮斗力量,引領激勵更多黃山人見賢思齊,向上向善,7月4日,位于屯溪河街的黃山好人館正式開館。該館運用多媒體互動以及聲、光、電等設備,增加虛擬現實、交互體感等數字化科技手段,生動展現了黃山市近年來涌現出來的各級各類省級以上先進典型共計364人的風采和事跡。這是黃山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的具體行動,更是大力宣傳先進事跡、培育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的重要抓手。
躬行,建設更美黃山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猶如雨露陽光,滋養著黃山大地。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兩年來,黃山市廣大干群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轉化為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以實際行動踐行回信精神,用心用情建設更加幸福、美麗的黃山。
2023年5月,黃山市首次入選全國“十大秀美之城”。同年12月,《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建設方案(2023—2027年)》在國家層面印發,“新安江模式”提檔升級,在全國20個流域(河段)、21個省級行政區復制推廣。
今年,省政府正式批復黃山市為安徽歷史文化名城,黃山市正式進入安徽省9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行列。
黃山市先后出臺《黃山市歷史文化遺產地保護管理辦法》《黃山市徽州古建筑保護條例》《黃山市古村落保護利用暫行辦法》等20余項規章及規范性文件,不斷提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的法治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并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文化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新路徑,持續推動徽州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加快建設繁榮興盛的文化強市。
黃山市堅持以改革的思維運營鄉村,創新打造“村字號”IP,成為黃山文旅流量的新入口,帶動鄉村旅游覆蓋全市七成以上村莊,接待游客超5200萬人次、總收入超400億元。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儲蓄穩居全省前列。
從今年初的戴震誕辰300周年紀念大會、大黃山康養旅游大會,到中國年·徽州味“就在徽州過大年”系列文旅宣傳推介活動,從“世界的黃山”與“人類的敦煌”牽手,到“四季黃山”春至江西景德鎮、夏至湖北武漢;從屯溪區與意大利梅里市、徽州區西溪南村與荷蘭羊角村締結友好,到黃山市與德國下薩克森州深情互動,再到2024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黃山)論壇舉行……黃山市拓展視野、銳意創新,不斷尋求國際化表達。
4月26日,池黃高鐵開通,黃山全域進入高鐵時代;5月底,全國首個特許經營軌道交通項目——黃山中鐵(上海)投資集團旅游T1線一期工程項目正式簽約;今夏,黃山機場首次迎來噴氣式飛機駐場運營……我們堅持“走出去”,秉承開放兼容胸懷,創造更多發展機遇。
煙雨大黃山,心靈休憩地。作為大黃山的龍頭,黃山市領跑大黃山建設。圍繞六大高端服務業,黃山市著力構建“山水村夜”文旅產業新坐標系,推動農文旅康跨界融合。
戰鼓再度擂響,凝心聚力向前。兩年只是一個全新的起點,聚焦“1+7+N”總體布局,協同推進“五個全域”創建,傾力打造“五個之城”,黃山市滿懷豪情、勇毅前行。
值班編輯:程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