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安置好,我就沒有后顧之憂啦。”6月21日凌晨2點,晝夜奮戰的屯溪區昱西街道黎陽街社區黨委書記詹春暉手捧一桶方便面安心吃了起來。
6月20日上午,強降雨一直未停,占川河水位持續暴漲,十幾年的防汛經驗讓他意識到,這次的汛情非同小可。他坐不住了,立刻沖出辦公室,喊道:“快打電話通知,除在冊的30名防汛應急隊員外,各物業公司的搶險突擊隊負責人、其他在家的網格員、黨員志愿者,都按照之前安排都喊過來,叫他們快到社區集合。”黨組織有號召,黨員群眾一呼百應,隊伍迅速集結完畢后,志愿者們立刻抓緊轉移沿河居民,大家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展開工作。
6月23日晚上11點,屯溪區昱西街道黎陽街社區黨委書記詹春暉(左一)和社區同事上戶安置轉移群眾
占川河新村小區的王莆生是一位獨居老人,詹春暉帶人趕到他家時,老人還在收拾衣服。“這些東西沒有性命重要,別弄了,社區都有,快隨我們走吧!”他脫下自己的雨衣,往老人身上一裹,背起老人就往安置點轉移。旁邊的黨員志愿者提起老人的“家當”緊隨其后。到了安置點,同伴想喊他回社區穿件雨衣再走。可他又一頭扎進大雨里,繼續沖向下一戶。
社區工作者仇海蓮說,“在防汛搶險的關鍵時刻,他始終堅守在一線,時刻關注著汛情的發展,確保第一時間掌握準確信息,及時向上級報告,為后續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平日里雷厲風行的詹春暉,此時更是社區防汛搶險中的“主心骨”。“自19日防汛工作啟動以來,他就開始了防汛巡查,帶著網格員遍訪轄區特殊群體,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房屋進水等問題。天剛蒙蒙亮就跑到重點區域查看;深夜也一直在社區值班值守。”社區副書記吳燕說。
在他的帶領下,汛情期間,社區內無一間房屋受損,無一人員受傷,詹春暉以及社區黨委以實際行動為居民筑起了一道防汛的“紅色堤壩”。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