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執紀問責,是最有力的紀律教育。沒有嚴格執紀作保證,紀律教育就缺少內在“剛性”。回顧基層監管執法領域系列案件查處的前前后后,我深刻認識到,必須把加強紀律教育與嚴格紀律執行密切結合起來,有機融入監督執紀問責全過程,才能既讓鐵紀“長牙”、發威,又讓干部重視、警醒、知止。
2022年5月,某鎮燈具廠發生一起火災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及重大經濟損失。經事故調查組認定,該起火災為較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我們隨即成立追責問責調查組,同步開展調查處置工作。調查發現,少數黨員領導干部紀律規矩意識淡漠、不按規定辦事、疏于日常監督管理,對事故的發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火災發生前的20多天,該鎮副鎮長許某曾帶隊到燈具廠進行安全生產和消防檢查,發現廠內倉儲區域存在吸煙現象、逃生通道被貨物堵塞等一系列問題,但許某僅要求企業自行整改,既未協調消防、公安等部門進行專業消防檢查,也未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對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后來,正是由于廠內工人在倉庫違規吸煙,遺留火種引燃了包裝紙箱堆垛,一場大火蔓延開來。
嚴格執紀,能夠大大增強紀律教育的感召力、影響力和實效性,是增強紀律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我們從案件查辦之初,就堅持監督執紀問責與深化紀律教育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不僅對包括許某在內的10名領導干部、公職人員進行追責問責,還深挖事故背后的深層次原因,結合黨紀學習教育,在全市部署開展基層監管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一方面,通過約談提醒、復盤交流、制發紀檢監察建議等方式,促進全市執法機關加強紀律教育,提升廉潔履職內驅力。另一方面,通過提級辦理、跟蹤督辦等方式,嚴肅查處該領域的官商勾結、權錢交易、不擔當不作為等腐敗和作風問題,該鎮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樊某在內的多名公職人員被依法處理,充分彰顯了剛性執紀的震懾作用。
從這一系列案件中我們發現,一些違紀違法行為之所以滋生蔓延,與黨員領導干部不管不問有很大關系。一些黨員領導干部錯誤地認為,只要自己不出事就行,習慣當“老好人”,在工作中疏于管理,紀律教育缺失弱化。比如,該鎮某局領導干部以工作繁忙為由忽視黨紀教育,僅利用工作例會間隙潦草應付學習,未能入腦入心。
總結深刻教訓,我們以壓緊壓實主體責任為抓手,將紀律教育融入案件查辦的“后半篇文章”,督促黨委(黨組)切實扛起責任,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增強黨員干部的紀律規矩意識。今年4月,在樊某等案件移送司法機關后,我們第一時間赴案發單位召開“以案明紀、以案促改”現場警示教育會,由案件主辦人通報案情,剖析案發原因,督促案發單位深化對加強黨的紀律建設重要性、忽視黨紀問題危害性的認識,要求定人、定責、定時整改突出問題。該鎮黨委成立整改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圍繞工作制度是否完善、監管執法是否規范、紀律教育是否走深走實三個方面,深入開展對照檢查。該鎮黨委書記、紀委書記與執法局全體工作人員逐一約談,以案釋紀釋法,14名工作人員主動向組織說明情況。我們還督促該鎮黨委組織對行政執法領域全體工作人員進行能力素質現場測評,重點考察黨章黨紀、基本法律知識、監管執法流程等應知應會內容,提升黨員干部對黨規黨紀的理解和掌握,增強紀律意識。
通過一系列整改治理,壓實了“關鍵少數”政治責任,黨員干部紀律意識進一步增強,基層執法隊伍的面貌煥然一新。今年以來,全市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同比下降14.3%。這讓我深刻體會到,嚴格執紀與紀律教育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輔相成、有機融合的,只有把紀律教育融入監督執紀全過程,才能實現二者的良性互動,不斷將黨紀學習教育的成果體現為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
(本文刊載于《中國紀檢監察》雜志2024年第11期,作者:江蘇省常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