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春節正月初四,祁門縣閃里鎮千年古村文堂開展舞龍祠祭傳統習俗活動,慶賀新春寄托祝福,祈求龍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永錫堂內鼓樂伴奏鞭炮齊鳴,一條三十余米長的長龍激情揮舞,龍首上下躍動蜿蜒盤旋,贏得了村民們的陣陣喝彩。隨著嗩吶一聲如裂帛,祠祭活動正式開始。村民們聚集在祠堂,按照傳統徽州祠祭形式祭拜先祖,宣講鄉約家法。
宗祠是徽州人尋根問祖之地,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明代嘉靖年間,隨著徽州宗祠大量涌現,祠祭成為了徽州宗族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目前,祁門縣西片的閃里、箬坑、歷口、渚口等鄉鎮都有比較完整的祠祭活動。徽州祠祭是徽州勞動人民創造的文化遺產,具有強大的宗族凝聚作用,也豐富了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文堂村是一個有著900多年歷史的古村,每年的正月初四舉行徽州祠祭,是當地的一項傳統民俗文化。文堂祠祭依照舊制沿襲至今,祠祭人員按照古老儀式,穿戴禮服,進行了讀祭文、講古辭、奏古樂、高引贊等。文堂陳氏家族德高望重的老人進行鄉約家法宣講,訓誡陳氏子孫要孝順父母,尊敬長上,艱苦奮斗,和睦鄉里。隨著時代的進步,《文堂鄉約家法》聚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和推進鄉村振興結合起來,不僅立足地方文化特色,展示了傳統文化魅力,還煥發了徽州人民新時代的精神風貌。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