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以旅游立市,以生態著稱。發展旅游,好生態是底牌,更是底氣。
2023年,我市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奮力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空氣質量排名全國第5,水環境質量首進全國前20,繼續穩坐全省第一。好生態,讓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底氣更足。
2023年,我市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制定重污染天氣消除等三大攻堅行動方案,建立大氣精細化分區管理等三項機制,組織實施工業領域大氣污染問題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累計發現問題152個,完成整改149個。推進農村菊花加工燃煤爐灶替代和揚塵治理,強化秸稈禁燒管控。制定《黃山市低碳城市建設方案》,深化低碳城市試點建設,獲評全國低碳城市試點優良城市,黃山風景區獲評全國首個山岳型“零碳景區”。
2023年,我市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堅持“三水統籌”,印發《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組織實施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等八大專項行動。加強考核斷面水質管控,推動流域系統治理。持續推進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強化工業及城鎮污水處理監管,推進長江和新安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動長江支流閶江流域皖贛兩省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加強美麗河湖保護建設,祁門縣閶江申報2023年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2023年,我市持續打好凈土保衛戰:推進建設用地安全利用聯動監管,加強工業用地土壤污染管控,推進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加強重金屬污染管理,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探索新污染物治理試點,制定并實施《黃山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黃山市新污染物治理試點方案》,完成首輪化學物質基本環境信息調查和首批環境風險優先評估化學物質詳細信息調查。
2023年,我市著力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完成《黃山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黃山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規劃(2022—2030年)》中期評估,市本級、歙縣獲得生態環境部第七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命名,屯溪區獲得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命名。深化杭黃生態環保合作。與杭州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新安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簽訂《2023年杭黃生態環保合作工作要點》,年度十項合作事項全面完成。強化自然保護地監管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定《黃山市生物多樣性保護2023年工作任務清單》,在祁門縣舉辦“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場活動,發布13個全球新物種。深入推進鄉村生態振興,印發《2023年黃山市鄉村生態振興工作要點》,編制《黃山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雙提”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2023年,我市持續守牢環境安全防線:舉辦2023年黃山市暨休寧縣突發環境事件跨區聯動處置應急演練,首次開展環境應急隊伍實戰化拉練。與周邊相鄰6個縣(區)簽訂跨界聯防聯控協議,建立完善市縣兩級政府、生態環境部門、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及145家企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全市環境安全形勢保持穩定。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