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堅持鄉村振興與大黃山建設有機結合、深度融合,聚焦“五個振興”,堅定不移走好“六個之路”,以和美鄉村建設“五個三”的黃山經驗為路徑,深入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推動“五微”走向“五創”實現“五美”,加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黃山樣板。
人大代表吳華清:近年來,國家對農村公共服務設施投入較大,尤其是一些美麗鄉村中心村、重點村、亮點村,建成的公共設施數量眾多,為有效鞏固建設成果,建議根據區域特點建立健全公共設施管護制度,明確管護責任主體,拓寬農村公益崗位開發渠道,同時持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收入,使其有能力承擔本村域公共設施管護責任。
人大代表沈文生:目前,全市以農村基本具備現代化生活條件為目標,以產業富民強村為主線,以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為基礎,真金白銀地投、真刀真槍地干,全市村村有風貌、村村有底蘊。建議在打造和美鄉村過程中要注重挖掘本土能人,營造“留才”氛圍,讓他們全心全力扎根鄉村,在家鄉建設中投入全部精力和熱忱,為家鄉貢獻力量。
市政協委員方順來:鄉村建設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任務。建設和美鄉村一方面要尊重鄉村的歷史、文化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另一方面要加強人才引進,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到和美鄉村建設中來,不僅要吸引高層次人才,更要培育本土人才,無論是產品的塑造、業態的打造,都要注重增強鄉村的吸引力,讓年輕人喜歡,能夠吸引人、留住人。
市政協委員鄒兵:我市持續開展美麗鄉村“五微”行動,推動三產融合,但與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文旅融合名片效應不夠顯著、運營機制不夠健全等不足,建議倡導“旅游+”和“+旅游”,深挖鄉村優秀文化;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踐行生態可持續發展;建立“農文旅”產業融合共生運營機制;加大人才培養及儲備力度,鍛造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人才隊伍。
值班編輯:胡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