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間的指針撥向2024年,黃山又踏上了接續奮斗的新征程。
肩負新一年的使命擔當,2月2日,參加黃山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代表們帶著滿滿“干貨”而來。黃山市正式開啟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
揚蓄勢之槌,擊奮進之鼓,大黃山吹響了奮進出征的“號角”。2024年,面對新形勢,大黃山建設該如何全力推進?
市人大代表、黃山文化旅游股份公司項目經理項志國認為,大黃山建設離不開中心城區的集聚作用和旅游配套功能,屯溪城區旅游要有好的產品,要有足夠吸引游客為之奔赴而來的引力,大力加強以三江口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建設尤為關鍵。要快速推進原花溪飯店地塊規劃方案落地,突出當地碼頭文化的特點,積極引入頂流資源,通過水上和岸上相結合,再現三江口屯浦歸帆的盛景。同時,要結合三街一橋配套建設和服務屬性,塑造中心城區強勢IP,為大黃山建設奠定屯溪基礎。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游客需求多樣化,必須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推動大黃山生態休閑旅游持續發展。”市人大代表,歙縣易時代國旅、少年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營銷總監方永紅建議,品牌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部分,要深入挖掘大黃山歷史文化內涵,打造獨具特色的旅游品牌,通過加強宣傳推廣,提高大黃山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以民俗文化品牌為例,要舉全市之力,打造徽州旅游業的一張名片,樹立起“中國民俗看安徽,安徽民俗在徽州”的新品牌。
此外,方永紅表示,還要加大力度與周邊發達地區合作,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線路,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優化旅游服務,提升游客體驗,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形成全域旅游格局。
在市人大代表、黟縣徽黃西遞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寧娟看來,在業態打造上首先要考慮項目運營,找準自身特色,避免照搬照抄、千村一面。黃山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如傳統手工藝、民間藝術、節慶活動等。在文化轉化上,可以把文化展演作為固定項目,升級文創產品,使其好吃、好看、好玩、好用;研學產品要寓教于樂,增強游客的體驗感和求知欲。同時,要融合發展農業、林業、旅游業等,形成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在大黃山建設上,還要積極引導居民參與,增強主人翁意識,提升好客意識,出臺各類扶持和優惠政策大力吸引人才,培養新黃山人。
前方路浩蕩,未來皆可期。向上望、向前行,我市將堅定信心、踔厲奮發,堅定不移朝著打造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的目標奮勇前進。
值班編輯:胡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