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市委七屆九次全會在屯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黃山市委關于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黃山篇章的實施意見》,動員全市上下聚焦目標藍圖,再擂戰鼓、再鼓士氣,吹響奮進號角。
“角色定位要準”“發展路徑要新”“具體行動要實”……會場內,緊迫感在傳遞、共識在凝聚、干勁在積蓄,與會同志表示,將以此次全會為“沖鋒號”,持之以恒解放思想、激發活力,爭當創新發展的先行者、推動者、實踐者,奮力開創黃山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高站位謀劃
殷殷囑托言猶在耳——去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安徽考察,就“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等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
獵獵旌旗催人奮進——今年7月,省委書記梁言順在全省季度工作會議上,提出7個方面47個需要思考和破解的重大問題,為加快建設創新型黃山錨定了前進坐標。
創新是驅動黃山發展的核心“變量”。今年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保持穩中向好勢頭,上半年,全市GDP增長6.6%,1998年以來首次居全省首位。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正是黃山市堅持創新引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生動體現。
王婧 攝
全會為黃山如何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再次指明路徑、明確重點,并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必須把落實落細創新舉措與編制實施“十五五”規劃緊密結合起來,堅持“比發展、講奉獻、重實干”,切實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全會總結成績客觀實在,分析形勢科學準確,部署工作思路清晰。”與會同志在討論交流時坦言,科技創新是引領黃山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樊成柱 攝
如何走好創新之路?
區域競合白熱化的當下,以創新驅動的新質生產力,已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決勝關鍵。
如何走好具有黃山特色的創新之路?全會明確,創新必須深深根植于黃山沃土,精準服務于黃山發展。
黃山是中國現代旅游始發地,近年來文旅產業實現長足進步和跨越式發展。今年1至8月,全市接待游客6992萬人次,旅游總花費731億元,同比增長9%、11%,上半年服務業增速達7.1%,居全省首位。
面對提質升級的新形勢新要求,如何創新理念模式、深化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游發展先行區、示范區,仍是一項迫切而重要的任務。“文旅部門將堅持創新驅動,積極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著力發展全域旅游,深化拓展‘文旅+百業’‘百業+文旅’,推動文、旅、體、康等融合發展,著力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程燕說。
樊成柱 攝
黃山的發展實踐已表明,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近年來,黃山市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與黃山生態環境相適應、與徽州文化底蘊相融合、與黃山城市特質相一致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今年1至8月,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4.1%,居全省第6位,全市規上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53.1%,助力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9%,連續8個月位居全省前2位。
如何鞏固并擴大這一優勢?黃山仍需堅定不移地以創新為基,聚焦主導產業精準發力。休寧縣堅持把汽車零部件產業作為“首位產業”來打造,縣委書記、縣長唐進表示:“我縣將錨定汽車零部件產業賽道,以產業鏈整合為紐帶、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繪就縣域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畫卷。”
樊成柱 攝
在打造活力迸發的中心城區、推進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等方面,黃山同樣交出了亮眼答卷。全市做好“茶花草魚”文章,打響“田園徽州”等區域公用品牌,上半年,全市規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同比增長8.7%、居全省第2位,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8%、6.5%,居全省第7位、第2位。歙縣小川鄉古稔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呂佛才深有感觸地說:“在鄉村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錨定特色產業發展方向,更要創新發展模式,立足農業、文化、生態等資源,積極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和鄉村產業發展空間。”
樊成柱 攝
聚焦進一步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聚焦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聚焦深化改革開放、聚焦構建城鄉區域融合發展新格局……熱烈的討論凝聚起一個清晰的共識,黃山的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向創新要動力、要活力、要競爭力。
“干”字當頭勇爭先
一鼓作氣、奮力一躍。這不僅是一種昂揚的精神狀態,更是重要的實踐方法論。會議尚未閉幕,與會同志已在交流碰撞中,積極謀劃落實的路線圖。
“開完這場會,感覺動力滿滿,干勁十足。”市投資促進局黨組書記、局長汪鑫華表示:“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創新雙招雙引打法,堅持‘園區+國企+基金+專班’招商工作機制,深化產業鏈招商,開展資本招商,推動并購招商,強化場景招商,從‘拼政策’向‘拼產業生態’轉型。”
樊成柱 攝
人才是一座城市的發展之基、轉型之要、競爭之本。“團黃山市委創新實施‘青引力 滿天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13910’工作項目,涵蓋青年成長關鍵期、成才求學期、干事創業期等各個階段,構筑引才育才留才‘強磁場’。”團市委書記孫潔說:“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未來,團黃山市委將更加務實擔當,不斷探索青年工作新路徑,助力更多青年在黃山‘筑夢未來。’”
來源:市人社局
當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深刻重塑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此次全會,‘創新’是關鍵詞。在教育領域,我認為應當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加快教育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教育質量和效能。”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胡勇表示,“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此次全會精神,結合教育系統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
姚小蝶 方曉堅 攝
“常玩常新”是文旅產業保持活力的關鍵。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金穎說:“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將堅持以創新為引擎,不斷打造文旅融合新業態,持續升級消費新場景,進一步解鎖古老徽州的全新打開方式,滿足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樊成柱 攝
千忙萬忙,不抓落實就是瞎忙;千招萬招,不能落實就是虛招。
與會人員一致表示,將結合各自崗位實際情況細化落實全會要求,努力以創新“領先一步”、帶動發展“快人一路”,堅定不移走好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黃山篇章。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