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這場勝利是無數中華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豐碑。1934年7月,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步步入侵,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決定組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提出“北上抗日”口號,推動了抗日運動發展和民眾覺醒,有力策應中央主力紅軍戰略轉移。
1934年12月14日進行的譚家橋戰斗,是北上抗日先遣隊在皖南進行的一次重要戰斗。今天,譚家橋戰斗的硝煙已然遠去,但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的悲壯場景我們永遠不能忘卻,他們的大無畏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黃山人賡續紅色血脈砥礪前行,為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努力奮斗。
堅持黨的領導
淬煉對黨忠誠的政治修養
1934年11月,中革軍委來電,將紅七軍團和閩浙贛蘇區的紅十軍合編為紅十軍團,并要求方志敏率領紅十軍團繼續高舉北上抗日旗幟,挺進皖南。方志敏毫不猶豫地執行黨的命令,他堅定地說:“我下了決心去完成黨所給我的任務,黨要我做什么事,雖死不辭。”先遣隊指戰員聽黨指揮、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為紅軍戰士樹立了榜樣,使紅軍能夠在極為殘酷的環境中敢于與裝備精良的蔣介石嫡系部隊王耀武的補充第一旅作英勇斗爭。
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是檢驗黨性的第一標準。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自覺聽從黨的指揮,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將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并內化為日用而不覺的言行準則,爭取在本職工作上有所建樹,更能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增光添彩。
堅持勇往直前
錘煉敢于斗爭的政治品格
譚家橋戰斗中,當敵人調整部署,集中力量進攻紅軍戰斗力較弱之二十、二十一師,兩師指戰員奮勇反擊,但因不長于正規作戰,而十九師又增援不及的險惡處境下,全軍將士勇往直前,槍械彈藥不足,便吹起沖鋒號,端起長槍刺刀,掄著大刀,與敵短兵相接,連續血戰8個多小時。軍團長尋淮洲帶隊第四次向石門崗制高點沖鋒,腹部受了重傷,后在轉移途中犧牲,年僅二十二歲。在譚家橋戰斗及后續抗敵戰斗中,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從將領到士兵個個都展現出不畏艱險、向死而生的英雄氣概。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內涵。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形成了不懼風險、敢于斗爭的品質。新時代,我們仍然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挑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荊棘坎坷。我們要勇于承擔急難險重工作任務,經受摔打磨煉,增強素質本領,積累斗爭經驗,在劈波斬浪中砥礪前行,在披荊斬棘中勇毅前進,在攻堅克難中創造業績,直至取得最后的勝利。
堅持信仰如炬
砥礪矢志不渝的政治定力
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矢志不渝,是北上抗日先遣隊開展革命斗爭的精神動力。方志敏被俘時,國民黨士兵搜遍他全身,除一塊懷表和一支鋼筆,沒有一文錢。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和誘降,他正氣凜然,堅貞不屈。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等著名文稿。“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等話語激動人心、感人肺腑,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理想信念是立黨興黨之基、黨員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是精神上的“鈣”,缺鈣則易得“軟骨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在新時代,堅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必須知信行統一,以思想理論的堅定為前提,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要胸懷遠大理想,又要腳踏實地,將堅定的理想信念落到行動上、放到工作中去,時刻校準思想之標、調整行為之舵,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貫徹落實到位。
堅持躬身為民
涵養初心如磐的政治擔當
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軍紀嚴明,秋毫無犯,買賣公平,關心群眾疾苦。在湯口會師之前,兩路進軍順利,連在國民黨統治下出版的非官方報紙,也感嘆紅軍“如入無人之境,而國軍到處廬舍為墟”。先遣隊沿途受到廣大貧苦群眾的歡迎,譚家橋當地老百姓目睹紅軍將士衣衫襤褸心疼不已,但又因生活困苦拿不出布料給紅軍做冬衣,于是,村里的姑娘毅然剪下長發,編成衣服,送給紅軍戰士抵御風寒。譚家橋戰斗時,民眾自動組織擔架隊、運糧隊前往支援,沿途擺放茶水,供應紅軍。
人民群眾的擁護是抗戰勝利的源泉。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堅持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始終與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奮進新征程,我們依然要保持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真正把群眾反映問題、意見的渠道暢通起來,把群眾的意志和智慧凝聚起來,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前景必定無比光明。
80年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使“古老的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歷史征程”。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中汲取不斷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以黃山般的雄偉氣魄和堅韌不拔,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黃山篇章。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