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提交材料,下午勘驗審批,當天就能發車!審批流程真是快啊!”近日,市交通運輸局通過線上平臺,成功辦結了一起大件運輸審批業務。黃山市眾聯機械設備租賃有限公司負責人由衷贊嘆,大件運輸“一件事”服務帶來了審批新體驗。
過去,企業辦理大件運輸審批需要“過五關斬六將”:跑多個部門、交重復材料、等漫長審批……這些流程問題不僅消耗企業精力,更制約著市場活力。為此,市交通運輸局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精準聚焦企業辦事的痛點、堵點,將“公路超限運輸許可”“特型機動車臨時行駛車號牌核發”等事項系統整合,創新打造“一站式”服務。通過優化流程、精簡環節,實現了從申請、勘驗到審批全流程1個工作日辦結,審批效率提升超50%。這一“黃山速度”的背后,是政府部門推進流程再造、提升服務效能的決心,更是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企業穩步前行的生動實踐。
不僅于此,每到旅游旺季,黃山的賞花游、踏青游、研學游等活動如火如荼,然而,傳統的車輛集中年審模式耗時耗力。“以前旺季前年審,車輛要停運好幾天,還得安排專人去跑手續,甚至可能錯失黃金運營期。”為此,市交通運輸局聯合政務中心交通窗口推出旅游客運車輛外觀年審“上門服務”。專業審驗團隊根據企業運營計劃“預約”年審,既保障了行車安全又不耽誤運營,還可為企業節省運營成本約1.5萬元,真正實現了“服務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從“企業跑”到“部門跑”,變化的不僅是效率,更是服務模式的創新升級。市交通運輸局還開通“兩類人員”換證綠色通道,實現即申即辦;推廣普貨車輛年審、證件補換等高頻事項“跨省通辦”,主動對接指導企業200余次,幫助企業告別“多地跑”“折返跑”困境。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持續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抓手,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暖心、更高效的服務。”
類似的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服務理念在黃山各部門蔚然成風。今年1月21日,黃山市首筆大氣排污權交易成功落地,農夫山泉(安徽黃山)飲用水有限公司通過市場化交易方式獲得了急需的排污權指標。此前,該企業因生產線擴建急需排污權指標,市生態環境局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通過研究政策、摸排資源、開辟“綠色通道”等舉措,高效促成交易達成,助力企業順利完成了排污許可證申領。交易中,黃山市徽州區城東工業供熱有限公司借助安徽省生態產品交易所平臺,將其富余的4.188噸氮氧化物排污權順利轉讓給農夫山泉(安徽黃山)飲用水有限公司。這一“余缺調劑”模式,既盤活了閑置環境資源,又精準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產業升級的雙贏。
“排污權交易為我們的生產線擴建項目提供了有力支持。”農夫山泉(安徽黃山)公司負責人拿到《交易鑒證書》后表示,政府部門主動服務、精準施策彰顯了黃山以優質服務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綠色發展的責任擔當。
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當前,優化營商環境已成為各地發展的“必答題”,黃山以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引領,主動將“政府思維”轉向為“企業視角”,通過審批提速、上門服務、數據跑路等一系列舉措,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這些務實行動不僅為企業節省了真金白銀,更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隨著惠企政策持續落地見效,政策溫度不斷轉化為發展實效,黃山正以政務服務提質增效為突破口,全力繪就政企同心、共謀發展的生動圖景。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