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出好茶。2024年,黃山市茶園面積80萬畝,茶葉產量4.85萬噸,綜合產值283.5億元,分別占全省的25%、27%和31.5%。2025年前5月,黃山市出口茶葉2.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6.2%,出口值為6.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6%,茶葉出口值占同期安徽省茶葉出口值的81.9%。尤為關鍵的是,茶葉收入撐起了我市茶農年收入的60%以上。茶產業,無疑是黃山當之無愧的特色產業、支柱產業、富民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在“三茶”統籌的時代命題下,黃山茶如何才能沖破既有格局的“陳香”,借時代活水,煥發出香味久遠的“第二春”?
固本:以生態筑基,守護一葉清茗
品質是茶產業的底色與生命線。守護生態、提升品質,始終是黃山茶產業發展的第一要義。
“我們堅守品質根基,堅持‘好茶源于好生態’?!蔽挥谥袊G茶“金三角”核心區休寧縣的黃山市新安源有機茶開發有限公司始終將有機生態茶園建設、綠色防控技術應用放在首位。公司董事長方建武介紹說:“我們在新安源頭建設基地2.5萬畝,其中有機茶園面積6800畝,插放黃板近百萬張,并采用蘇云金桿菌等生態農藥防治,堅決禁止化學農藥進入茶園,實現茶園農藥面源零污染,農殘檢測合格率保持100%。茗洲有機茶示范基地更是連續28年通過歐盟有機茶認證?!?/p>
安徽省祁門紅茶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昶同樣深諳品質之道:“我們始終堅持以質量第一為導向?!痹谏a環節,該公司不斷完善質量體系建設,通過研發、運用清潔化智能化初精制生產加工綜合配套技術,實現了祁門紅茶生產全程清潔化、標準化、智能化。目前,公司已建成此類生產線3條。如何筑牢品質基石?王昶認為,黃山茶必須堅定立足“生態品質好茶”的產品定位。“首要任務是把好茶葉源頭關,持續改善茶園生態環境,加快生態茶園建設步伐。此外,建議重點扶持龍頭企業開展國家級農業標準化試點示范區建設,制定覆蓋全產業鏈的農業生產標準體系,推動黃山茶產業向品種良種化、產品綠色化加速邁進?!?/p>
煥新:向科技借力,激活產業動能
新質生產力,正為黃山茶產業注入澎湃的新動能。
黃山華綠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茶、咖啡和草本植物深加工生產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建有年綜合產能3000噸的茶與草本提取物深加工生產線,這條生產線采用低溫萃取、低溫膜分離、低溫濃縮和冷凍干燥等全低溫的國際領先工藝技術,最大程度保留植物中的活性成分,生產出的速溶茶和草本植物固體飲品能在冰水中迅速溶解,保持自然茶香和口感,相關指標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輕輕一擰瓶蓋,茶粉就滑入瓶中,成為一瓶可隨身攜帶的綠茶……公司為伊利集團開發的伊刻活泉瓶蓋現泡茶打破了全球即飲純茶“0”的突破,當前該產品日生產量達60萬瓶茶蓋。
作為“吃茶”行業的領先者,從事“茶衍生品”研發、生產、銷售的茶口樂生物科技(黃山)有限公司近期成功研發出以黃山茶為核心原料的新型功能性壓片糖果,經小范圍市場投放后,消費者反饋積極。“我們力爭在今年下半年實現規模化量產并正式投放市場,為公司注入新的增長動能。”公司董事長呂曉萌說。
創新的火花在黃山茶企間競相迸發。謝裕大參與的“綠茶自動化加工與數字化品控關鍵技術裝備及應用”科技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華綠園與安農大聯合建設“工業新茶飲綠色制造實驗室”獲批省首批聯合共建學科重點實驗室;全國90%的新式茶飲生產商與我市建立合作共建關系……從生產端到消費端,新質生產力正成為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黃山小罐茶業有限公司擁有全球茶行業首個工業4.0智能工廠,是以新質生產力賦能茶產業發展的積極踐行者。為更好推動黃山茶產業實現更高水平的新質生產力發展,公司總經理李偉民建議,設立茶產業智能制造與數字化轉型升級專項扶持資金,鼓勵企業加大智能化裝備、數字化管理系統投入;同時支持建立省級乃至國家級茶產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匯聚科研資源攻關共性關鍵技術。
融合:與文旅共生,延伸價值鏈
2024年,省委書記梁言順在黃山調研時強調,要立足茶產地獨特優勢,延伸茶文旅產業鏈。近年來,黃山市深入挖掘茶產業文旅資源,積極發展集休閑度假、茶鄉攝影、茶事體驗、健康療養等為一體的茶文旅融合新業態,成效顯著。
“公司已連續十年舉辦非遺文化節、太平猴魁手工技藝大賽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積極推廣太平猴魁,同時吸引游客前來觀光體驗?!秉S山六百里猴魁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凡濤說,今年,六百里茶業將依托黃山太平猴魁博物館,打造集觀光、采摘、體驗于一體的茶旅融合AAA景區。景區目前增設了景觀步道、茶亭,并新建非遺工坊,同時公司還與高校、專業機構等達成合作協議,開發一系列研學課程,促進太平猴魁茶文化的普及與傳承。
“公司創新打造‘有機產品+森林康養+傳統文化’特色茶旅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中,‘黟縣石墨茶春季踏青研學生態休閑游’獲評全國茶鄉旅游精品線路、弋江源妙峰山生態茶園基地入選《中國國家地理·國茶地理》中國大美茶山。在茶文化傳承與體驗方面,公司精心設計‘從茶園到茶杯’‘傳統制茶技藝體驗’等6門主題研學課程,年接待游客超8000人次,過夜率達50%?!卑不者床铇I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智說,下一步公司還將進一步推出定制化、個性化的茶旅線路,力爭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5萬人次。
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茶文旅融合正為黃山茶產業開辟廣闊的新天地。據悉,目前全市擁有以茶為主題的A級景區5家,高標準茶旅結合觀光園23處,近100個村發展以茶為元素的鄉村旅游,11條線路入選全國茶鄉旅游精品線路,4條線路入選安徽省十大最美茶旅線路,全市茶文旅發展勢頭蓬勃。
生態筑基,科技賦能,文旅添翼——黃山茶產業正沿著“三茶”統籌指引的方向破浪前行。這杯千年佳茗,在時代活水的激蕩下,必將煥發出更具活力、更富生機的發展“第二春”。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