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圖已繪就,實干正當時。9月24日,市委七屆九次全會在屯召開,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走好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連日來,全會精神在我市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主動作為,奮楫爭先,以實際行動推動全會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見效,為黃山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市委七屆九次全會聚焦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為我們基層工作指明了方向。”作為黃山南大門的一線工作者,黃山區湯口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韋剛深切體會到,創新是破解空間約束、激活發展動能的關鍵抓手。近年來,湯口鎮通過繪制“閑置資產”地圖、鏈接文旅資源、提供保姆式服務,探索“國有資源民營盤”“民營資源國有接”“民營資源市場轉”多元盤活模式,推動存量資源轉化為有效投資和發展增量。韋剛表示,下一步將堅決貫徹市委全會精神,堅持“比發展、講奉獻、重實干”,聚焦“創新驅動”主線,推動簽約項目持續鏈接閑置資產和優質資源,拓展“黃山康養”產業生態,深化“創優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增強社會資本信心,以更多“微創新”積累發展“新優勢”,為黃山高質量發展貢獻基層力量。
領悟全會精神,激發奮進動力。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黃山開放大學校長田玉峰表示:“作為服務地方的‘沒有圍墻的大學’,我們深切體會到教育創新是破解人才供需適配難題的關鍵。目前我們推行‘技能+學歷’模式,將答辯會開進七七七電子等企業,90%的選題源自生產一線,依托‘徽學通’平臺,年培訓人才超4700人次,與社工部合作為基層治理培養初級、中級社工人才167人。未來,我們將深化企業出題、學校解題機制,拓展文旅、智能制造等領域定制培養,用教育創新培育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為黃山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對氣象工作而言,只有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升級服務模式,切實做到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才能更好地服務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筑牢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為氣象科技工作者,黃山市氣象學會秘書長、高級工程師黃飛羽表示,要堅持“比發展、講奉獻、重實干”,將嚴謹求實的學風轉化為創新實踐。“我們將緊扣氣象科技能力和社會服務‘雙現代化’主線,聚焦山區極端天氣災害防范、生態旅游氣象服務等核心需求,聯合業務骨干與青年人才,攻關關鍵技術,以科技創新的實際成效,加快推進黃山氣象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黃山新篇章賦能。”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引擎。安徽省祁門紅茶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姜紅表示,唯有讓傳統技藝與創新思維同頻共振,才能讓百年祁紅煥發時代活力。近年來,公司自主研發了祁門紅茶初精制一體化5G智能化生產線,開啟了清潔化、一體化、智能化生產新時代。同時,以產品創新拓圈,推出系列新中式茶飲,成功打破傳統茶企的年齡圈層壁壘,讓百年祁紅與年輕群體實現雙向奔赴。“未來,我們將持續深化創新路徑,一方面延伸產業鏈條,開發祁紅日化產品,從‘飲’向‘用’拓展,打破產業邊界,開辟新增長極;另一方面深化茶旅融合,打造‘四季皆景、四季可玩’的沉浸式體驗場景,以祁紅特色為黃山茶旅融合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深入學習市委全會精神后,黃山尋樸文旅有限公司董事長、魔宿廂居民宿創始人陳利萍深刻認識到,必須要將創新思維貫穿鄉村運營與建設始終,以深化改革激發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動能。下一步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堅持市場化運營,聚焦年輕客群,通過沉浸式場景設計和體驗業態創新,打造吸引現代消費市場的鄉村文旅產品;堅持可持續發展,在建設中保留鄉村風貌,在鄉村運營與建設實踐中大膽探索,構建經濟效益與生態文化保護并存的長效機制,用改革激發動能,以融合創造價值,讓鄉村振興的畫卷在文旅深度融合中綻放奪目光彩。
“全會強調,努力以創新‘領先一步’、帶動發展‘快人一路’,堅定不移走好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市科技局產業科技與創新平臺建設科科長吳限表示,全會作出的重要部署,為做好下一步工作確立了定位、指明了方向。他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緊扣“新質生產力”這一核心,積極培育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未來產業,開展人工智能場景試驗區謀劃,指導完善人工智能示范場景應用;支持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引導開展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集聚高層次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科研項目,以融合理念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