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提出并實施6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時隔4年再次親臨安徽考察,使我們倍感溫暖、倍受鼓舞、倍增信心。歙縣將感恩奮進、勇擔使命,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在學中干、干中學,以“領跑者”姿態為大黃山建設、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作出歙縣貢獻。
在發展轉型上創新
以銳意進取的拼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安徽,目光始終聚焦科技創新,其中既有一以貫之的關注,又有不斷深化的要求。歙縣聚焦培育新質生產力,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縣戰略,著力構建與歙縣生態環境相適應、與徽州文化底蘊相契合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專精特新”促新質生產力發展。聚焦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和安徽自貿試驗區黃山聯動創新區建設,培育一批業績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企業,力爭到年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增至53家,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以“鏈式招商”促產業轉型升級。圍繞省“新三樣”、縣三大主導產業及六大高端服務業開展招引攻堅,持續做好“服務+招商”工作,積極引進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強、輻射范圍廣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培育壯大產業集群。以“貼心服務”促營商環境優化。優化“管委會+公司”管理運營模式,深化拓展“新安夜話”政企交流平臺,建立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服務機制,選派首席服務員、駐企服務專員、涉企專員,聘任“營商環境體驗官”,推深做實企業訴求“掛號制”,用心用情幫助企業對接各方資源、解決各類困難,進一步打響“歙企無憂”宜商生態品牌。
在改革開放上攀高
以勇立潮頭的闖勁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的指示精神,立足當下,搶抓新機遇,搶占新風口,拼出新賽道。在等高對接上持續深入。全面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根植大黃山、面向長三角,落實“1+7+9”全面對照學習機制,深化與長三角結對城市和科研機構的戰略合作,落實與敦煌、平遙、安圖、欒川、曹縣五城共建協議,高標準推進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建設,全力提速徽州天路、皖浙1號風景道等重大項目建設步伐,努力在等高對接上靠得更緊、生態共治上做得更好、產業合作上接得更準,不斷匯聚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在深化改革上全面推進。聚焦八大領域,系統推進62項重點改革和10項“切口小、落點準、見效快”的微改革,以改革創新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在開放合作上不斷突破,清單化推進赴瑞士、西班牙、意大利三國出訪成果跟進落實,以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厚度,與世界對話、向全球邀約,吸引更多展會、賽事、首秀、創意節等落戶歙縣,持續做大國際“朋友圈”、擴大共贏“合作圈”。
在城鄉發展上提質
以實干爭先的沖勁
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城鄉一盤棋,強化鄉村全面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提升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的重要指示,聚焦“一城一鄉一區一江”空間格局,推深做實“千萬工程”經驗,加快推進“大景區·花滿城”三年行動,著力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持續扮靚“一座沒有屋頂的徽文化大地藝術館”。以建設國家級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為抓手,加快實施甕城整治提升、德勝門城墻修復等項目,對標“全國最干凈城市”,以“席地而坐”標準提升景區,精心打造高品質“徽客廳”示范區,提升城市品質和審美品位。全力打造“歙采繽紛”和美鄉村新圖景。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立足資源優勢“興產業、樹品牌”,謀劃打造“5321”農業產業體系,以“歙采繽紛”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助力“豬魚茶菊果”全產業鏈做大做強。以成功入列全省鄉村振興先進縣為契機,將弘揚徽文化和傳承新時代“楓橋經驗”“四下基層”有機結合,持續推動“駐村夜訪”向遍訪覆蓋,深化拓展“八眼井”“一帖靈”等調解工作法,著力構建“歙事井然”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以“微改造、精提升”為抓手,延續村莊肌理、保存鄉土韻味、傳承鄉村文化,創意培育各具特色的和美鄉村,實現從“五微”向“五創”到“五美”的鄉村精彩蝶變,次第鋪展一幅幅村美民富的“新安山居圖”。著力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樣板。聚焦打造詩情畫意的文化新安江、水清岸綠的美麗新安江、互利共贏的共富新安江、勇探新路的創新新安江、宜居宜養的幸福新安江,創新推出“你好,新安江”全域生態品牌,鞏固拓展“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成果,積極探索“兩山”轉化歙縣實踐,讓綠水青山成為群眾的幸福靠山。
在農文旅康上融合
以守正創新的干勁
認真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的重要講話精神,樹立“全景歙縣、全域旅游”理念,緊盯六大高端服務業,豐富產品供給、推動場景煥新,構建“山水村夜”文旅產業新坐標系。“空間+產業+項目”一體謀劃。緊扣大黃山建設“1+7+N”總體布局,系統謀劃構建“一城一江一鄉”三大百億組團,圍繞豐富拓展休閑度假、文化服務、商務會展、醫療康養和創意經濟等產業,全力推進鎮景村一體化改造,加快實施新安江詩畫長廊建設,著力打造詩畫山水度假勝地和一批鄉村美學綜合體、藝術空間、會客廳等藝術鄉建消費新場景,讓歙縣成為“目標旅游客群心目中的首選”。“品牌+場景+業態”一體營造。以入選全國縣域文旅融合綜合競爭力百強榜單為契機,持續放大“徽文化·大地藝術季”農文旅康融合發展品牌影響力,積極培育非遺民俗、影視演藝、精品美宿等文旅新業態,聚力推廣“六小”等跨界融合新產品,升級“徽州府有喜”2.0、“徽物集”、新安養生局等產品業態,開發三潭枇杷飲、枇杷米酒、中醫奶茶等藥食同源新產品,持續打響“青綠新安·歙采繽紛”城市品牌。“政策+項目+人才”一體集成。提升政策保障含金量,全面梳理招商引資政策,通過政策的系統集成著力提升人才吸附力和產業承載力。聚力推動縣域人口高質量發展,推出優化人口空間布局、就業創業環境、教育資源配置、醫療體系建設、宜居宜業環境五大方面20項具體舉措,促進人口、人才持續回流和穩定增長。
在黨的建設上從嚴
以毫不放松的韌勁
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激勵實干樹導向,堅持以發展論英雄、以實績論功過,進一步完善黨政履責督考機制,著力營造公平公正的鮮明用人導向,推動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為常態,引領全縣形成比學趕超、聚力奮進的良好氛圍。標本兼治懲腐敗,持續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標本兼治、系統施治,持續打造“從取舍起”廉潔文化品牌。常抓不懈提效能,堅持系統觀念,強化源頭治理,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抓作風轉變、抓班子建設、抓干部管理,回應基層干部群眾關切與期盼,推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不斷取得實效。
東風浩蕩征帆滿,使命在肩志氣昂。歙縣將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深學細悟,堅定不移感悟思想偉力,在深化拓展“兩個大抓”中推動思想逐步升華、信心不斷增強、能力持續提升、事業闊步前進,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實績實效,為歙縣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真理力量。
(作者系歙縣縣委書記)
值班編輯:胡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