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第二批主題教育已經啟動。第二批主題教育涉及單位更廣,涵蓋對象更多,與群眾聯系更加緊密,群眾期待解決的問題也更具體,要始終堅持開門搞教育,切實讓主題教育成效造福于民。
開門聽意見,拓展群眾參與度。主題教育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之一就是“群眾感情淡漠,脫離群眾”。主題教育不能“自彈自唱”,而要真開門、開大門,走好群眾路線。要問需于民,深入田間地頭、企業廠礦、街道社區,了解群眾訴求、傾聽群眾心聲,感受群眾的急難愁盼,捕捉基層最真實冒熱氣的情況;要問計于民,豐富群眾參與的載體方式,暢通與群眾交流的平臺,以坦誠的姿態開門納諫,幫助問題整改、政策制定、推動工作。
開門搞調研,瞄準群眾關切。調查研究的過程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閉門造車”“理論研究”式調研要不得。要以問題導向引領調研方向,主動到問題困難集中、群眾呼聲強烈、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掌握第一手材料,摸準群眾的困難和訴求。堅持破題與解題相貫通,把調查研究與解決問題緊密結合起來,把成果運用與群眾受益緊密結合起來,用最短的時間拿出務實管用的舉措,切實解決一批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問題。
開門抓評估,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第二批主題教育涉及的多是基層單位,也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主題教育開展得如何,群眾感受最真切。要自覺把主題教育置于群眾監督之下,把群眾的監督作為改進不足、推動工作的良方。堅持用群眾獲得感來檢驗主題教育成效,使開展主題教育的過程成為踐行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讓百姓身邊的“閱卷場”為客觀評估主題教育實效提供可靠依據,推動主題教育抓出高質量、好效果。
(作者單位:上海市寶山區委組織部)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