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山區烏石鎮舒溪村,“90后”返鄉青年梅娉艷也被稱為“梅姑娘”,她帶領團隊打造了多個屬于舒溪村自己的品牌,比如:“梅姑娘的院子”民宿、落鄉度假社區、梅姑娘月餅店、嵌山餐廳、鄉村振興幫扶館和愚人俱樂部等,讓一度沉寂的小山村聲名鵲起。
??
“作為農家子弟,我對國家出臺的惠農政策非常關注,2017年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后,我積極響應,成為當年第一批返鄉創業者。”日前,梅娉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畢業后她應聘到北京的一家國企工作,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和推進,她懷著濃厚的桑梓情懷,帶著資金、經驗回到家鄉創業,成立了黃山美岸梅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并拿到了黃山區第一張民宿特種行業許可證。如今,她正在將新模式、新理念應用到實業中,推動家鄉現代農業發展。
梅娉艷說,舒溪村位于黃山區太平湖畔、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核心區,這里山清水秀,生態絕佳,黃山毛峰、太平猴魁蜚聲海內外,連同自己推出的老式月餅也受到市場青睞。“今年6月份,梅姑娘月餅店出品的梅姑娘徽式芝麻核桃月餅獲評‘中華名餅’,這很難得。”在梅娉艷看來,這老式月餅和“新農人”的關聯很大,比如用的芝麻、菜籽油等全都出自家鄉好物,而梅姑娘的院子民宿、落鄉度假社區、嵌山餐廳等舒溪IP,無一不是仰仗家鄉好物“出圈”。此外,梅姑娘老式月餅嵌入了千年徽州文化,這些都讓月餅、刀板香、黃山臘味等家鄉好物具有較高溢價空間。
“這幾年的每一個中秋節,‘老式月餅’銷售量都在1萬多斤、套餐6000多份。”梅娉艷告訴記者,返鄉創業后,通過辦民宿、度假社區等結識到許多游客,他們都喜歡把梅姑娘老式月餅、舒溪筍干等家鄉好物當伴手禮,帶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贈親送友,這些黃山好物憑著極佳口感,讓不少“頭回客”變為“回頭客”,北京、江蘇、浙江、上海等地的朋友也紛紛慕名求購。
??
??
談及如何理解“新農人”,梅娉艷見解獨特:“我覺得新時代的‘新農人’不僅僅是由年齡、農事經驗而定,還要由你的技術、想法決定,對同樣的農產品,要把不一樣的營銷手段和創新方法綜合起來,才能稱作合格的‘新農人’。”因此,從2017年起步以來,梅娉艷團隊便非常注重打造舒溪“新農人”群體,但凡能為舒溪發展貢獻力量,哪怕是線上購買梅姑娘農產品好物達到一定量的,都會把他們納入新農人范疇。
??
“目前,我們發展的新農人已經有1萬多人。同時,我們每年選出100名新農人等頒發榮譽證書,不斷增強他們的認同感、榮譽感,讓他們在鄉村振興工作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正是這些新農人,在協助銷售家鄉好物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讓“遠在深山人未識”的舒溪農特產品走進了千家萬戶。“接下來,我們要以舒溪的山間田頭為青春起跑線,不斷匯聚力量,讓家鄉好物銷得更好更遠,為鄉村振興不斷添磚加瓦。”梅娉艷說。
值班編輯:胡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