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年僅16歲的胡彩霞懷揣夢想還有1500元錢只身來到黃山區湯口鎮打拼謀生,時值黃山旅游初興,在黃山腳下湯口鎮打拼的她,以獨到的眼光看到旅游商品潛在的巨大商機,租下一個店面銷售旅游商品,由于她善于觀察,講誠信,當年初戰告捷,贏利5萬元,賺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隨著黃山旅游風生水起,她又一次瞄準了旅游服務業這個欣欣向榮的產業,再次創辦了原野大酒店。不到三年,胡彩霞就由一名農家女孩變身為一個帶動40多人就業的領頭人,酒店創辦當年就上繳稅收13萬余元。2005年,她又敏銳地察覺到鄉村旅游的巨大潛力,又做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決定,轉戰家鄉譚家橋鎮嘗試著開辦了土菜館,沒想到一下子火了起來,甚至過年歇業期間也擠滿了人。嘗到甜頭后,她又注冊創辦了農家樂“三姐人家“。功夫不負有心人,僅2014年就接待了9萬人次,營業額就達到300多萬元。她從擺地攤開始,到做銷售、酒店,再到擁有自己的農家樂,她用18年時間一步一步成了小鎮名人。
胡彩霞在創業路上一路奔跑,但她沒有忘記共產黨員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責任。她常說,自己的創業之路,離不開眾人、社會的幫助;回報社會,幫助更多的人就業,正是自己想做的。當她看到當地許多夫婦外出打工,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兒童,初為人母的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頭,一次性招納30多名本地員工,幫助更多的婦女洗腳上岸。在投資擴大再生產的同時,剩余部分全部用來提高職工的福利待遇、接濟困難職工和社會公益事業。時值譚家橋鎮“五七”干道改造、長湖橋及中心衛生院工程建設,她掏錢2萬元支持;今年她又將10000元扶貧獎金,全部捐助給了黃山區紅十字會。扶貧濟困,關愛老人,捐資助學……公益路上,總少不了她的身影。多年來,胡彩霞在愛心活動中已捐獻了10萬余元。
胡彩霞對待員工,工作上嚴格要求,生活上體貼入微。平時她從不以老板自居,總是盡量從薪酬待遇、工作環境等方面關心員工。服務行業員工流動性大,但是在她店內上班的員工很多一干就是好幾年,很少有跳槽的。她從不把自己當老板看,員工們有什么不順心的事也都愿意主動和她交流,她也總能三言兩語就把癥結解開。胡彩霞在家中五姐妹中排行老三,當地人都親切地稱呼她“三姐”。幾年來,她已為當地40多名婦女解決了就業問題,為本村幾十個孩子留住了媽媽、留住了母愛。
多年來,在胡彩霞的精心打造下,“三姐人家”成為譚家橋鎮農家樂行業納稅大戶,被安徽省旅游局授予“五星級農家樂示范點”榮譽稱號。公司為國家貢獻稅收的同時,更為譚家橋的村民致富起了示范帶頭作用。她本人也先后被授予“農村致富帶頭人”、“優秀創業女性”、“勞動模范”稱號。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