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七屆五次全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決策部署,要求全市上下堅定不移地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奮力走出新時代黃山高質量發展新路,譜寫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設新篇章。就如何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在“七個強市”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本報記者專訪了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張軍。
記者:市委七屆五次全會提出,“高標準推進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建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圍繞這兩個方面,市生態環境局將開展哪些工作?
張軍:在推進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建設方面,我們將堅持守正創新,深入推動“浙皖合作十件事”,探索產業分工、園區協作新模式,推動要素合理流動和產業有序轉移,探索資金、技術、人才、產業多元化補償和異地開發補償等模式。按照“治水先治岸、治污先治源”的思路,滾動推進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扎實開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等八大專項行動。深入落實《新安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完善流域上下游聯合監測、聯合執法、應急聯動工作機制,持續推進黃杭生態環保合作向縱深發展,確保一江清水出新安。
在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方面,我們將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不斷提高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水平。積極爭創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高水平探索健全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機制路徑,爭取率先建立“GEP+GDP”雙重考核。我們還將積極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推深做實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村落徽州”綠色金融保護利用項目,依托安徽省生態產品交易所,深入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林業碳匯市場化交易,支持出讓、轉讓、抵押、入股等市場交易,努力打造長三角區域性綠色生態產品交易中心。
記者:下一步,市生態環境局將如何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為加快建設“山水秀美的生態強市”貢獻力量?
張軍:市生態環境局將全面貫徹落實市委七屆五次全會確定的發展目標和工作任務,把全會精神與學習貫徹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結合起來,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抓好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在加快建設山水秀美的生態強市中走在前、做示范,讓大黃山成為美麗中國的示范窗口。
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格落實大氣重點區域精細化管控,實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三大攻堅戰行動,強化地表水斷面水質目標管控,提升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農業面源污染源頭治理水平,強化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和建設用地風險管控,加大固廢危廢環境監管。持續推進中央及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等反饋問題整改,舉一反三推動各類問題一體發現、一體整改,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
我們將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治理。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嚴格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推進新安江生態廊道等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建設,保持森林覆蓋率繼續位居全國前列。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奮力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著力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全域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率先建成長三角區域首個生物多樣性展示體驗中心。持續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大力實施“六大森林”行動,扎實推進松材線蟲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強化河湖長制責任落實,加強水資源保護和生態流量管控,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