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溪街地處祁門縣南端,扼皖贛之咽喉,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歷來為蘆溪鄉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閶江河、瀝水河和查溪河等主要河流在境內匯合。在交通落后、水運發達的年代,蘆溪街得地利、天時、人和之優,曾是一個百業興旺的商貿集鎮。
A
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蘆溪村位于閶江與查灣河的交匯處,優良的水埠碼頭給舊時缺田少地的蘆溪村創造了不少就業機會。祁門的瓷土、窯柴、茶葉、木材在這里順流而下到景德鎮,到鄱陽湖、到長江……外面的食鹽、大米、布匹、瓷器又源源不斷地載入祁門。
晚清及民國之初,蘆溪街之繁華堪與祁門縣三里街、休寧縣萬安街、黟縣漁亭街等集鎮名街相媲美。蘆溪街自蘆溪村口關帝廟至深洞洼的地母廟,綿亙曲折約300米,均為依山背水的街道,有雜貨店、廣貨店、茶號、漁業公司等各類商鋪30余種,計100多間,古稱的三十六行、七十二樣在蘆溪街大部皆有。
蘆溪此地主要生產有“三茶”(紅茶、安茶、綠茶)、竹、木、桐油、茶油等。堆積如山的窯柴,日夜不斷地運往景德鎮。加工業以舂米為主,當年景德鎮加工之米為礱米,僅去稻殼,粗糙難食,故大量運來蘆溪,再加工成精米,有水碓多家,日夜舂米不息,成品運往景德鎮、祁門,每年吞吐量可觀。
水運業是當時蘆溪街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街口“鳳凰池”水域廣闊,可停泊帆船及竹簰一百余艘。公路、鐵路未興之時,蘆溪街得閶江之便、地利之優,成為入贛的轉折港口,村中艄公百余人,加之江西及本省周邊等縣的外來帆船、竹簰,每日通航量竟達百乘,足見當年往來之頻繁。
由于地處進入江西之要沖,蘆溪不但水運發達,陸路運輸也頗繁忙。起早(步行)的挑夫、苦力、行商、趕騾馬的馱夫均在此打尖、歇息,每逢春節、清明之際,徽州各縣在江西等地謀生的遠方游子,返鄉省親、掃墓須經蘆溪街中轉。商貿既然發達,經營各行各業的就不僅是蘆溪人,當年有閩、贛商人,手工業制造者來蘆溪覓取商機,設店賺錢或制造手工藝品出售,與外界的溝通,使蘆溪街更加繁盛。
清末及民國之初,蘆溪街街口臨河設有古戲臺,俗稱萬年臺,占地150多平方米,造型古樸典雅,飛檐翹角,莊重中透著秀逸,梁柱之間的雀替均為精致的木雕,為典型的徽派風格。樓臺分前、后兩部分,后部是化妝室,雕花矮窗,前部是戲臺,臺下開闊平坦,可容納數千人。不僅蘆溪本地和附近倒湖、奇口、奇嶺、溶口、興田、查灣等百姓常成群結隊來看戲,就連江上撐船的、路上挑擔的也紛紛棄船卸肩前往捧場喝彩,不少人更是借機走親訪友、挑擔賣貨、打把賣藝,整個街面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B
繁華熱鬧已成過去
行走在秋陽下的蘆溪村,風景秀麗、景色怡人,像是走進一片世外桃源。整個村莊依山傍水,環境恬靜優雅,竹排、木船、青山、綠水構成一幅獨特的鄉間田園風光。蘆溪村口,荷池漾漾,雖枯的荷葉與臨塘而建的徽派建筑完美融合,詩情畫意。
眼中的蘆溪已是回歸一方平靜。我們花費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找”到蘆溪街。歲月蹉跎,即便是當地人都已經很難辨別老街的蹤跡。“蘆溪街就是在這里。”在村中一個很不起眼的入口,村民汪斌帶著記者來到傳說中的蘆溪老街。踩著被雜草淹沒的舊石板路,老街呈現在眼前,它只剩下幾棟破房子,巷道內雜草叢生,有半人高,每往前走一步都很艱難。很顯然,這曾經的繁華已成廢墟,僅有的幾棟殘破的老宅在這片土地上頑強地堅守著。
汪斌家的老屋位于老街上,但今年不到50歲的他并沒有親眼見過老街的繁華景象,對于老街的記憶基本來自父親以前的講述。“我都是聽我父親說的,我沒有看到過。”汪斌說,父親見證過蘆溪老街的繁華和衰落。他聽父親說,原來蘆溪老街很繁華,一路過去都是店鋪,這條街上原來有糕餅店、米店、布店等,連藥店就開了三家,分別是同德堂、培德堂、懷德堂。街口還設有大戲臺,幾乎天天都唱戲。“像我們小的時候,老街兩邊都很熱鬧,雖然店鋪都已經拆掉建老房子了,但那時候還是很熱鬧。”汪斌說,后來村民都蓋了新房,老街的店鋪基本都拆掉了,有幾幢老房子遺留在那,風吹雨淋,已經殘破不堪。如今,汪斌依舊經營著從祖上傳下來的懷德堂藥店,“到我這是第三代,剛剛從村里搬到鄉政府對面了。”
上世紀90年代連續山洪暴發,蘆溪老街一時成為澤國,蘆溪街昔日繁華的街道,屋拆、人離,風光不再。汪斌說,由于水患嚴重,老街所在的位置已經很少有村民居住。2017年6月25日,蘆溪鄉經歷了一場洪災,水漲到接近兩層樓的高度,村民們便在房子上曾漲水的地方畫一條紅色標記,以示提醒。“這里地勢偏低,年年都發大水,沒辦法村民就搬走了,有的搬到鄉政府那邊。”汪斌說。
老街對面,蘆溪古渡出現在記者面前。蘆溪古渡古時是蘆溪鄉最繁華的碼頭和港口,至今“祥大”碼頭還保存完好,古渡身影依稀可見。沿著古石板路,記者走上古碼頭。汪斌說,古時,蘆溪對外交通以水路為主。聽說原來閶江河里全部停的都是船,每天有上百只船來往,運糧食、茶葉、木材等物品。
祁門縣江南春茶廠廠長汪升平原來住在老街附近,在他的記憶里,20世紀50年代初,老街還是很繁華的。“我小時候見過這些店鋪,老街兩邊都有店,米店、雜貨店、茶葉店、布店等,少說也有幾十家店。”
C
古街古渡亟待保護
2016年11月,蘆溪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示名單,擬列入2018年中央財政支持范圍的中國傳統村落名單。中央財政按平均每村300萬元的標準提供補助資金支持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資金補助主要用于傳統建筑和歷史遺跡保護性修繕、建筑防災減災、環境綜合整治以及污水垃圾等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建設,整體保護和改善傳統村落的歷史遺存和人居環境。
“去年我們村評上了傳統古村落,明年將有300萬資金落實。”蘆溪村副村長汪友新說。對于古碼頭和古街的修復,汪友新很支持。“蘆溪街和蘆溪古渡已經荒了很久,如果能修復,對當地旅游發展大有好處。”汪友新說,全村2000多名村民,90%的年輕人都出門打工了,常住村民只有一半,如果旅游發展了,村民就愿意待在家鄉發展。希望蘆溪街和蘆溪古渡能得到有效保護,這是蘆溪的歷史文化,是蘆溪的寶。
汪斌呼吁政府應該修復蘆溪街和蘆溪古渡,他說,這是祖上留下里的,不能荒廢。如果想搞旅游,游船就要在老碼頭這里停靠,要進行古跡的搶救性保護。
汪升平則認為,古街和古渡恢復也要考慮實際情況。“現在容易發大水,老街恢復意義不大,交通方便了,貨源也豐富了,不需要這樣一個集中的商貿的地方,主要還是地理環境影響,發洪水次數頻繁不太適宜重新恢復老街。”他認為,古碼頭對蘆溪今后的發展大有裨益,還是要把它恢復起來,保護好,維護好。
據蘆溪鄉黨委委員方雯介紹,縣水利局的大北水治理工程,蘆溪古渡是否納入治理范圍還未定。方雯說,若今后有項目資金,當會及時申請對蘆溪古渡的保護。
責任編輯: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