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農業部公布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休寧縣鹽鋪村(菊花)作為全省11個村之一、全市唯一的村,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近年來,鹽鋪村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菊花產業,推進一村一品發展,當地農民增收有了重要保障……
千畝徽菊基地 村民致富源泉
在休寧縣鹽鋪村千畝徽菊基地,徽菊、大皇菊、金絲皇菊綻放在枝頭,放眼望去,朵朵菊花迎風綻放,黃白交織、光彩奪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賞菊。村民在菊田忙碌著,靈巧的雙手在菊花叢中跳躍著,摘下菊花,放入籃中,用不了一會兒,滿滿的一籃菊花便采摘完畢。
“我早上6點就來采菊花了,不然來不及。”鹽鋪村村民李國秀邊采摘金絲皇菊邊告訴記者,家里種了6畝菊花,2畝金絲皇菊,4畝徽菊,種植菊花比種其它作物的收入要好一些。
村民葉小進這段時間也很忙。“我之前種過甘蔗、黃豆,畝產收入都不高。”葉小進告訴記者,村里種菊花都是村兩委引進的,村兩委成員先試種,感覺經濟效益還不錯村民再種,菊花的畝產值比其它作物收入要高,大家嘗到了甜頭,就開始陸續種植。2007年,葉小進開始種植菊花,最開始種了一兩畝地,那時一畝能收入6000元左右。之后逐漸擴大種植面積,菊花品種也從單一的徽菊擴大到大皇菊和金絲皇菊?!敖衲晡壹曳N了10畝地,徽菊4畝,大皇菊和金絲皇菊6畝,徽菊已經采完了,現在在采金絲皇菊,也快接近尾聲。”葉小進說。
葉小進說,每年12月份菊花采完就開始育苗,不斷循環,沒有空閑時間,人也很辛苦,但葉小進感覺,每年的辛苦還是值得的。村里推行“一村一品”種植菊花對村民來說是件大好事,比原來種的那些農作物收入都高,這幾年大家收入翻番,都嘗到甜頭,也普遍有了信心?!敖衲觌m然菊花價格不太好,也許明年不錯呢?!比~小進對菊花市場充滿信心,他表示,今后會不斷更新菊花品種,繼續種下去。
近年來,通過發展一村一品,鹽鋪村村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鹽鋪村成為首批跨入全市達標驗收的小康村。農民增強了品牌意識,增加收入的同時,進一步擴大了種植面積,做大做強了菊花產業。村里很多菊農還轉型成了經紀人,開展菊花銷售。村民桂瑤今年26歲,畢業之后開始幫家里銷售菊花。“菊花每年都是商販到田里來收,通過經紀人銷售?!惫瓞幷f,通過這種方式,菊花價格等信息不是很暢通,作為菊農很被動。去年,桂瑤通過微信朋友圈等其它渠道進行菊花銷售,不僅幫助家里銷售菊花,還到村里及其它地方收購菊花進行銷售?!巴ㄟ^自己主動接觸客戶群體,相對而言主動性更好一些,利潤點相對較高。”他表示,之后還會通過電商等方式進行菊花銷售。
一村一品項目 一步一個腳印
鹽鋪村支書曹長來作為該村“一村一品”項目的推動者和實施者之一,對鹽鋪菊花的產業化之路如數家珍?!?999年,我們村喊出‘壓糧擴經’口號,壓縮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嘗試了中藥材、農副產品、蓮藕、豆角等經濟作物,總體比糧食種植經濟收益要高,基本上都是翻一番。”曹長來說,但村兩委感覺這還不是帶領當地村民致富的渠道,從2002年開始,鹽鋪在縣農委、縣科技局的指導下,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改變以往種植水稻、油菜、蔬菜、大豆等傳統作物,開始試種菊花。當時引進徽菊種植,村兩委干部首先帶頭種植6.4畝,當年畝產值達2000余元。村兩委無償給農民提供菊花苗和技術,農民種植愿望不斷提高,鹽鋪村菊花種植面積迅速擴大。2007年,全村菊花種植面積發展到800-900多畝,曹長來說,當時每畝地產值15000元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在全縣各村率先破萬。
2008年之后,鹽鋪村繼續擴大菊花種植面積。2011年,村里從江西婺源引進大皇菊,嘗試種了幾畝地,經濟效益特別好,畝產量200斤,當時每斤賣130元左右,畝產值在26000元。通過兩年的種植,2012年,鹽鋪村大皇菊擴大到100多畝。2013年,又從河南鄭州、開封引進金絲皇菊,經濟效益也很高,也是從幾畝地開始嘗試。2014年,這兩個品種發展到300多畝。據曹長來介紹,2014年,金絲皇菊價格最高,每斤賣到400元,畝產量150斤左右,每畝產值6萬元。經過三年不斷發展,2017年,全村徽菊種植面積達2000畝,金絲皇菊和大皇菊800余畝。曹長來表示,目前,全村只有極少數村民種水稻,水稻面積只有30畝左右,其它的地全部都種上了菊花。
村里每年都會舉辦菊花種植培訓班,村民都很樂意參加。村民剛開始不知道如何育苗,經過培訓班,大家都會種植了。曹長來告訴記者,金絲皇菊的種植方式和徽菊不相同,密度要求合理,需要種的稀一點,每畝800棵左右,質量最好。如果種的太密,雖然產量提高,但是菊花的質量大打折扣,價格賣不上去,反而得不償失。還有很多村民都不清楚金絲皇菊和大皇菊需要無性繁殖,每年都要進行扦插。技術上存在一些問題,村里會及時對村民進行培訓。
“發展一村一品我們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獲得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來之不易,全靠老百姓支持?!辈荛L來表示,近年來,村里菊花發展面積較大,受市場約束,可能會遇到產品滯銷影響、行情不好等現象。雖然今年菊花經濟效益不太好,但這條路會堅持直走下云去。
做大做強菊花產業
2016年,鹽鋪村菊花種植面積2600畝,產量130萬斤,年產值4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600元。通過多年來的實踐和摸索,特別是實施“一村一品”千畝無公害菊花基地建設項目以后,鹽鋪村菊花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產量提高,品質顯著提升。
通過項目的實施,把千家萬戶分散的小生產同千變萬化的大市場有機連接起來,進一步增強了廣大菊農抵御市場風險,促進菊花基地健康發展態勢。依托黃山市鹽鋪村特色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成員開展技術培訓、信息交流,宣傳國家政策,傳遞市場供求信息,有效地提高菊農、群眾科學文化素質,加快了菊花無公害、綠色、有機生產的步伐,提高了菊花市場競爭力水平。菊花種植規模進一步擴大,有力地促進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激發了群眾自主創業熱情。
通過大力發展無公害菊花生產,有效控制農藥、化肥使用,改善了土壤肥力和農業生產環境,擴大了無公害菊花種植規模,有效地改善了生產生活環境,為構建綠色和諧的生態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菊花產業建設過程中,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辈荛L來說,在今后工作中,將繼續鞏固項目建設成果,緊緊圍繞菊花“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這條主線,強化管理,完善服務,繼續加大菊農培訓力度,不斷引進新優設施和品種,使無公害菊花產業與大市場接軌,發揮項目建設在提升菊花生產質量和效益中的積極作用,為做大做強菊花產業,推進“一村一品”做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