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我市搶抓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和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的有利契機,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著力創新文化業態,全市文化企業蓬勃發展。
為充分展現我市文化企業發展新成果、新舉措、新理念,本報即日起開設“文化企業巡禮”專欄,總結企業優秀經驗做法,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鼓勵企業變文化資源優勢為文化產業優勢,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黃山特色的文企發展之路,打造黃山靚麗的“文化名片”。
5月14日,徽字號從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上載譽而歸。兩個“中國工藝美術創意獎”金獎以及2018深圳文博會優秀展示獎的獲得,讓黃山徽字號雕刻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偉意氣風發。
“文博會對于我們來說,既是展示的平臺,可以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徽州傳統工藝,提升徽字號這個品牌,更是學習的契機,取長補短,吸取經驗,讓我們做得更好,走得更遠。”
黃山徽字號雕刻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目前是一家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工藝品設計、生產、銷售及展示、研學一體化企業。
“產品一定要接地氣”是朱偉參加文博會最大的收獲。“我們最大的轉變就是從做自己喜歡的東西到做大家都喜歡的東西,讓徽州傳統工藝接地氣,走進現代生活。”朱偉如是說。
目前,企業著眼生活與文化的深度結合,致力于還原竹、木、石、磚雕藝術產品的實用形象,同時在藝術與改善生活品質之間尋找到合理的平衡。如今,企業旗下擁有六大產品體系:茶器、香器、花器、文房雅玩、古建裝飾、家具,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國家文化部提出的“讓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
從最初的旅游產品加工到現在的文創品牌打造,徽字號的定位逐步清晰。2014年,徽字號第一家門店在老街落成。不拘一格的裝飾、精致創意的產品,讓不少游客乃至藝術家駐足購買。接著,杭州清河坊、南京夫子廟、揚州東關街……都留下了徽字號的足跡,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果。
現在的徽字號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及景區開設品牌專營店14家,擁有零售網點800余家,產品出口法國、美國、韓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傳統也時尚,徽字號緊抓時代脈搏。2016年,徽字號開始研學游的嘗試。從最初的十幾人團到現在的千人團,徽字號完成了兩萬余人次的接待。研學產品也逐漸豐富,有雕刻、拓片、活字印刷等各種體驗。
“現在開始致力于講師的培養、硬件的提升,我們最近成立了徽國書院,建成了兩千多平方米的體驗廳,希望在這里,能讓更多人了解徽文化,了解徽州傳統工藝。”
徽字號在行業領域發展上,也做出了顯著業績。2012年至2014年,陸續和中國郵政合作,成功開發《金銅佛》、《馬年吉祥》、羊年《拜年福禮》郵票;2013—2016年間,先后主導編制《徽州四雕》地方標準、《竹簡工藝品》行業標準,填補了行業技術標準空白;2014年,獨立研發制作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非領導人正式會議國宴中的竹簡菜單,代表著徽州竹雕走上國際外交正式場合,實屬首例……
展望未來,朱偉躊躇滿志:“2018,希望徽字號可以設計出更多更好的非遺文創產品,同時進一步提升工藝水平,用實際行動踐行大國工匠精神,讓徽字號走出家門、走出國門。”
責任編輯:余佳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