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長陔鄉南源村與浙江省毗鄰,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根據地,即蘇區。后為長陔公社的紅旗大隊,1979年被確定為革命老區。12月7日,記者走進南源村,探尋當年的紅色故事。
九旬老人猶記當年《紅軍歌》
南源村黨支部委員畢榮海告訴記者,村口南源小學對面的山當地人叫大連嶺,翻過嶺就是浙江,紅軍在山上駐扎過很長一段時間,中節自然村村民徐茶花是他妻子的奶奶(已去世多年),曾見過紅軍?!奥犓f,那時候長陔是國民黨的轄區,紅軍只能在村中獅虎山上活動,因長時間沒理發,頭發很長,剛開始下山,村民見到還有些害怕,慢慢知道他們是紅軍,是窮人的軍隊才放心。”畢榮海此前也對當地的紅色故事做過了解,據他所知,上世紀30年代南源村有4個人參加紅軍,村民畢金高的爺爺畢聲浩就曾給紅軍送過信。
在畢利祝家,94歲的老人雖然聽力有些障礙,但說起村里駐扎過紅軍這件事,他連連點頭稱確有此事,他還記得當時聽過的一首紅軍歌中的幾句“七月初七天,打進開化縣,土匪打一槍,我們就繳了土匪槍……”
村民得知紅軍是幫助窮人的隊伍,紛紛給紅軍做飯、送信,騰出房間給紅軍住。村民畢定章聽過世的爺爺說過,家中的老屋曾經讓給紅軍住過。畢定章指著面前的一幢樓房告訴記者:“后來塌方把老房子壓倒了,2009年建了新房。原來這下面是廚房,上面是堂屋,是個土墻房,駐扎在這里的紅軍派一個班翻過小連嶺、大連嶺,再到江西領了1挺機槍,來回走了半個月,路上打了七八次小仗……后來這邊跟井岡山的紅軍聯系不上,又遭到國民黨部隊的圍剿。大概是1933年左右,紅軍在村里住了三年,1934年時紅軍最多,幾乎家家都住,我們家住了幾十人?!?/span>
中共南源中心區委設在村中
據了解,上世紀20年代,蘇區有一個黨總支設在皖浙贛三省交界的獅虎山,當時有二三百名紅軍在現南源村當陽嶺一帶駐扎,幾次戰役后全部犧牲。根據長陔鄉政府的調查整理,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了一段段真實的紅色故事。
因當時國民黨軍隊實施圍剿,紅軍缺糧,駐扎當陽嶺的紅軍到山下群眾家中借糧。畢榮海說,紅軍曾到當陽嶺農戶畢道明的爺爺家借過糧食,打有借條,南源老支書畢順來曾見過,可惜后來借條不慎遺失了。
2010年7月,長陔鄉政府在開展革命遺址普查工作中,走訪了幾位知情人,據程紅煌講述,其父程興生1932年參加革命,擔任地方工作,1934年參加紅軍部隊,為當時游擊隊的機槍手,在機炮連參加過南源、浙江、江西邊界18天18夜的戰斗,后因戰斗慘烈,部隊損失較大,轉移至南源山區。當時游擊隊是由浙江、江西、安徽三省聯合組建,名稱為浙南游擊隊,隸屬方志敏領導。1951年8月,程興生還收到了皖人民行政公署給皖南老根據地的父老兄弟姐妹們寄來的一封信。在程興生的日記中,可見《紅軍歌》和當年他參加革命時期的一些記錄。
今年79歲的南源老支書畢順來講述:1927年游擊隊就來到南源,中共皖南特委委員劉毓標的部隊人數不多,不足100人,紅軍時期,游擊隊主要抗擊國民黨頑固派。曾經,國民黨軍隊進入南源山區追擊游擊隊,在長陔寺廟(現長陔中心學校原來的老校舍,已拆建)處展開過一次遭遇戰,紅軍傷亡過半,不得已退回當陽嶺。紅軍組織隊伍赴浙江境內打土豪地主,與地主武裝交火,紅軍損失至不足100人。繳獲財物帶回駐地,后因無糧草,剩余紅軍戰士因饑餓犧牲殆盡,余部為防財物落入敵手,帶入深山藏匿,至今未現。1934年或1935年建立中共南源中心區委(講述人并不確定),區委機關設在當陽嶺畢立本家,那時當陽嶺就那一座房子,后一直由其本人及其后人負責管理,在上世紀70年代時,因不慎引發火災,致使遺址損毀。之后由畢立本及其后人在其舊址上,翻建了房屋。長陔鄉黨委委員胡貴勇當時參與了革命遺址普查走訪記錄,他介紹,2002年,在南源山上發現4把槍,其中機關槍1支,步槍3支。是村民畢華昌的妻子在山上采箬葉時,踩到鐵制物,隨后,畢華昌到場,挖出4支槍。發現后上交派出所,現存縣公安局。
老區紅色資源有待進一步挖掘
從事徽文化研究工作的朱祝新在其《探訪南源》一文中提及南源村有三處紅色遺存,紅軍臨時駐地(南源古寺)是其中之一。據記載:“南源古寺,在二十六都南源石井坑,唐太和三年(829),祀梁武帝暨寶志,有古碑存寺。寺后五峰插天,前三瀑布飛瀉而下,匯為潭,名缽盂潭?!奔丛诂F南源當陽嶺燕石巖。民國《歙縣志》記載:“有燕石巖,朱文公讀書寺中,手書‘新安大好山水’,鐫于巖壁,現頹廢為園地?!贝酥杏涊d即為南源古寺。據南源老人畢道回介紹,燕石巖下之平坦,坦的正中早時建有寺廟(南源古寺),在民國時期被毀,抗日戰爭時期和革命戰爭時期,此廟作為中國工農紅軍與新四軍的活動基地。解放后,人民政府還在寺廟地下挖掘出20多條步槍和2挺機槍。據南源當陽嶺村民張光洪介紹,當陽嶺里灣的石雞寨邊上,有十余丈高的龍門飛瀑,水花四濺,氣勢磅礴。飛瀑上方原有“紅兵棚”,供紅軍和新四軍開會、宿營和培訓,劉柏林、陶洪輝、程燦、唐輝等都在此駐扎過。張光洪家伯父張桐子是紅軍,其父張有金是革命烈屬。此外,還有一個嘯天龍戰場,有極少數戰壕(曾發現彈夾、彈殼、手雷、沖鋒號等)。
南源村作為革命老區,又是山區,具有很多可開發的資源。下一步,當地政府也在考慮對南源村紅色故事深入挖掘,收集、復原紅色遺存等等,將老區紅色資源與自然風光、歷史人文資源相結合,打造旅游項目,助推老區脫貧。
值班編輯:余佳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