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開學季,全國七年級的地理課堂上有了新亮點。最新人教版地理課本上冊《居民與文化》章節中,安徽黟縣西遞與馬來西亞喬治城作為“世界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典范案例一同出現,以“一東一西、一古一今”的對話姿態正式“同框”。
西遞位于安徽省南部,保持著皖南傳統的古村落面貌,村莊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過,白墻黑瓦的古民居與秀美的田園風光融為一體。其美在多方面得以體現:在布局上,背倚黃山余脈,前臨黟縣盆地,3條溪流穿村而過,“枕山、環水、面屏”的格局暗合傳統建筑智慧,99條深巷勾勒出“船形村落”骨架,124幢古民居沿“船身”錯落;在建筑上,2000年與宏村共同入選首批世界文化遺產,被譽為“明清建筑博物館”,胡文光刺史牌坊、敬愛堂“孝”字匾額、西園的“三雕”等都極具價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其“代表中國鄉村建筑藝術最高成就”;在民俗上,有非遺傳承常態化展演,春節“舞龍”、中秋“賞月猜謎”等百年民俗延續著煙火氣,還有“西遞不夜村”燈光秀等新玩法,讓古村在傳統與現代間煥發活力。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