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農場玩,這里不僅有土雞,還有50畝撿拾雞蛋體驗區,大家可以自己撿雞蛋,感受農村生活的淳樸與自然。”日前,在休寧縣商山鎮黃山國權家庭農場,負責人汪國權正通過抖音直播分享。
汪國權腿腳殘疾,2019年,為照顧年邁的父母,他返鄉創辦了家庭農場。“剛開始創業時,技術不成熟,很多地方都不懂,殘聯為我們對接視頻拍攝技術培訓,還提供資金支持,帶我們實地考察學習經驗。”汪國權說,目前農場養殖土雞3萬余只,年銷售雞蛋100萬枚,銷售額近百萬元。通過幫扶,農場發展勢頭看好。
如今,他的抖音賬號“國權有洞雞”粉絲近2萬,視頻點贊量突破35萬,成為休寧縣殘疾人網絡直播銷售農產品的佼佼者,多次被邀請在殘疾人培訓會和各類活動中開展個人事跡和創業經歷分享。
屯溪區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則是以數字化為引擎,為殘疾人打造精準高效就業幫扶閉環。精準“數繪”,中心工作人員深入社區采集1845名就業年齡段殘疾人數據,依托數字化平臺動態追蹤,精準構建“基本信息、就業能力、就業意愿、服務需求”四維畫像,打造“需求可感、狀態可知、服務可及”的智慧幫扶體系,成功助力821名殘疾人就業,推動服務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升級。定制“技培”,中心依托實訓基地、院校資源,嫁接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開發DeepSeek與視頻軟件協同應用等前沿課程,賦能25名殘疾人掌握數字技能,為其擁抱新業態筑牢能力基石。
今年以來,我市以殘疾人就業幫扶“123”機制為核心,構建全鏈條就業服務體系。夯實“1個數據庫”,動態摸排殘疾人就業需求,今年以來,全市新增227名殘疾人就業,其中城鎮53人,農村174人,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創新“2類定制培訓”,開展分層培訓,以就業為導向,運用“理論+實操”授課模式,讓殘疾人深入實地學、親自操作學。各區縣殘聯向具有殘疾人就業培訓資質的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購買殘疾人就業技能培訓服務,培訓內容包括電商直播、手工制作、種植養殖等各類就業技能和實用技術。截至目前,已完成培訓300人,完成率100%。強化“三方聯動”,政府拓崗、企業擴需、機構賦能,搭建“一人一策”招聘平臺,加強對33名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推廣“福利員工之家”經驗,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形成閉環服務,助力殘疾人就業創業更有尊嚴。
值班編輯:胡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