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清潔了,垃圾及時清理了,還增設了監控和門禁系統,居住環境變得更加安全。我們感到無比舒心!”最近,屯溪區昱西街道戴震路社區民航小區居民胡春暄滿懷感慨地說道。
今年以來,屯溪區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推動老舊小區破舊立新。通過三方議事會、網格議事會、長板凳議事會等多種方式,精準收集居民群眾關于房屋老化、設施陳舊、衛生條件不佳等訴求,積極探索老舊小區“共享管家”新模式,真正實現老舊小區從“老舊散”到“新美聚”的華麗轉身。
“大家好,我是物業管家施海紅。我們群隆物業入駐小區已有一段時間了,大家對我們的服務是否滿意?如有意見及時反映……”在民航小區的網格板凳議事點,社區網格員邀請居民代表和物業管家共同參與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長板凳議事會。
昱西街道戴震路社區內老舊小區不少,由于這些小區基礎設施老化、環境相對較差,加之多數小區規模較小,單獨管理和日常維護成本較高。此外,小區居民對于購買服務的意識不強,導致物業收費困難、服務標準低,管理運營面臨較大挑戰。
針對這一問題,屯溪區昱西街道戴震路社區創新推出“物業整體打包”機制。該機制將那些沒有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整合起來,統一交由一家物業公司進行管理和服務。通過這種方式,將分散的資源集中起來,使得物業公司能夠在多個小區之間統籌運營,從而促進了物業管理的均衡發展。
目前,戴震路社區的民航小區、沙洲新村、橫江新村、泰豐一期等7個老舊小區已統一交由黃山群隆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提供專業化的物業服務。“變化顯著,小區現在有了專屬的保潔、保安和物業客服團隊,我們提出的問題都能得到及時解決。現在的小區配套設施完善,環境宜人。”沙洲新村居民毛毛表示。
居民繳費難是老舊小區物業服務的痛點,也是制約老舊小區破舊立新的原因之一。為此,戴震路社區實行多層級“齊抓共管、共建共治”管理模式,社區、物業、居民多方協調聯動,定期開展物業考核,對每個小區的保潔、保安和物業客服進行打分,以公開透明的形式接受居民的監督和評價。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增強了居民對物業服務的信任感,還激發了居民主動參與小區管理的積極性。“對于評分較低的物業服務項目,我們會及時整改,確保服務質量持續提升。”施海紅說。
“自從我們升級物業管理模式后,社區物業糾紛投訴數量減少了,糾紛解決周期縮短了,居民滿意度大幅提升。下一步,街道將針對老舊小區實際情況,繼續創新物業服務模式,以實際行動為轄區群眾營造宜居、宜業、宜樂的優質生活環境。”戴震路社區黨委副書記張錦表示。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