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黃山大地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
在屯溪九龍低碳經濟園區(以下簡稱九龍園區),一個個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一條條生產線全速運轉,新興產業崛起發力,企業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向新求質的浪潮涌動,奮躍向上的發展新氣象撲面而來。
去年以來,九龍園區堅持“工業強區,產業興區”不動搖,緊盯“工業首要產業”,錨定“5321”工業發展總目標,大力推進園區綜合改革,統籌抓好“三個園”建設。截至目前,園區擁有規上工業企業47家,2024年,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24.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1%,科創園產值、稅收分別增長49%、113%。
集鏈成群建強產業版圖
如何搶抓發展機遇,應對新一輪產業變革?集鏈成群建強產業版圖無疑是一條“最優解”。
1月下旬,園區企業安徽向暉機床制造有限公司研發和生產的平面成型磨床順利下線,標志著2025年屯溪區首臺工業母機整機亮相。
2月中旬,屯溪區2025年新春重點項目在九龍園區集中開工,其中工業母機類項目4個,總投資8.85億元,包括雅科貝思精密制造項目、帝一數控項目、火焱行星絲桿項目等,將助力推動工業母機產業集鏈成群發展。
以高端機床為代表的工業母機是“制造機器的機器”,也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樞紐和制高點,精度則是衡量其水平的重要指標。安徽向暉機床制造有限公司研發的產品可廣泛應用于航空發動機葉片、葉輪轂火箭連接件等工業場景,此次下線的首臺平面成型磨床,加工精度最高可達3微米。公司行政主管吳蕾介紹,目前企業處在試生產階段,今年3月將攜帶新產品參加深圳機床展,4月開始批量生產。
距向暉機床不遠的黃山中創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的設備研磨精度達到國際標準,產品遠銷歐美和東北亞等地。其產業鏈上游企業黃山火焱工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落戶園區,實現當年簽約、當年投產、當年入規。在上下游企業的緊密協作下,九龍園區構筑起工業母機產業良性“生態圈”。
據了解,自工業母機產業園啟動建設以來,九龍園區先后簽約落地工業母機項目19個,落地企業產值達6億元,發展案例入選全省發展改革優秀典型案例。目前,九龍園區工業母機產業集群雛形初顯,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今年,九龍園區將在三個共享中心基礎上,新增配套數字化平臺、實訓基地等其他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園區承載力;同時,瞄準工業母機主導產業,做大配套產業,不斷延鏈補鏈強鏈,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向“新”發力,聚“鏈”成勢,不斷推動優勢產業攀高向強,正是九龍園區奮力譜寫工業新篇的生動實踐。
科創引擎激活向“新”動力
科技創新是推動產業創新的核心動力。九龍園區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向“新”向“智”破題發力,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上生產線、形成生產力,推動工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走進羿農智能科技(黃山)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在多品種殼體柔性加工自動線上,機器手臂自動抓取貨品,運送至加工中心,完成后又由機器手臂抓取運送到下線區。這是國內農機行業首條全智能柔性化殼體加工線,由羿農科技和東風裝備公司聯合開發,從零件的毛坯上線到加工再到下線一次性完成,實現了無人化生產。羿農科技是東風井關全資子公司,項目一期于今年2月12日正式投產,采用高精度數控柔性加工設備和先進制造工藝,已經形成拖拉機傳動系殼體及軸齒等零部件每年5000臺套的生產能力。“下一步,除了給東風井關做配套,我們還將積極拓展外部市場,實現多元化的業務格局。”羿農科技技術質量負責人鮑偉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申報科技項目,包括新產品的開發、智能系統的研發,項目二期投產后將具備完整的農機整機制造能力,整體工藝水平達到國內領先。
智能化生產是產業升級的重要手段。作為屯溪區老牌本土企業和技術領先的專業螺桿泵制造商,黃山工業泵制造有限公司堅持自主創新,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二期智能工廠是核心零部件加工區域,走進生產車間,伴隨著陣陣金屬切割聲,自動化的高精度產線高速運轉,數字化的物聯網中控系統調控著產線的角角落落,實現降本增效。該工廠的智能化轉型,得益于ERP、PLM、MES等信息化系統的深度融合。這些系統不僅實現了全局生產過程的精細控制,還支持生產計劃的精準排產、物料的自動配送以及設備的實時監控與交互。傳統制造業在數字化的加持下,工廠有了“大腦”,生產效率呈指數級增長。
工業泵公司副總經理孫威表示,2024年公司產值達2.36億元(4家實體合計),創歷史新高。目前正加速推進三期項目建設,建設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技術研發及試驗基地,預計2025年全年產值達2.6億元。
工藝“含新量”提升產品“含金量”。九龍園區現有高新技術企業35家,省級創新平臺5家,建成省級綠色工廠1家,數字化車間4家。眾多企業依托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走出了屬于自己的“智”造之路。
全力以赴厚植“贏商”沃土
優質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沃土。九龍園區千方百計加大助企、惠企、穩企力度,讓企業暖心、安心、放心發展。
企業“用工荒”是個老大難問題。隨著多條生產線的陸續投產運行,黃山火焱工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對技術工人的需求急劇攀升,春節前,公司人事部負責人來到九龍園區的企業訴求“掛號”窗口,反映公司“招工難”問題。園區很快聯合屯溪區人社局為企業定制了專屬解決方案,包括遠赴外地點對點招聘。春節后,企業成功招聘了12名新員工,及時補充了人力資源,緩解了用工壓力。
九龍園區在服務中心大廳設立企業訴求“掛號”窗口,園區內的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向“掛號”窗口反映。園區堅持接訴即辦原則,并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強化企業訴求源頭化解,力求“回應一個訴求、解決一類問題、提升一個領域”。園區還與屯溪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建立糾紛會商調解機制,通過搭建訴前調解溝通平臺,力爭涉訴爭議不出園區。
作為一家專業從事“茶衍生品”研發、生產、銷售的現代化科技型公司,茶口樂生物科技(黃山)有限公司2022年底入駐九龍園區科創園,去年實現產值約1.2億元。為了進一步提升產能,公司面臨擴大廠房和增加生產線的迫切需求。九龍園區服務中心了解企業需求后,迅速行動,積極爭取,多次溝通,最終成功協助企業選定了占地約6000平方米場地,并及時對接港華燃氣等相關部門,全力保障新廠房的裝飾裝修進度,推動企業在新的一年里實現更高效的生產。
“有園區這么貼心的服務,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公司經理鄧亮滿懷信心地說,二期廠房將在今年4月啟用,投產后預計全年產值達1.6億元。
新的一年,九龍園區將充分發揮工業主戰場作用,加大項目謀劃,積極對上爭取,全面提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聚焦高端裝備制造工業母機產業鏈生態鏈布局,加大“雙招雙引”力度,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加快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九龍園區正立足資源稟賦優勢,錨定航向、聚勢而進,全力答好發展新質生產力這道“必答題”。
值班編輯:胡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