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時節,萬物勃發。行走在徽州經濟開發區這片產業沃土上,時刻可以感受到發展的脈動、奮進的力量。
近年來,徽州經濟開發區聚焦“徽州區加快建設創新集聚、產業多元的高能級新城區”定位,圍繞“3139”工業發展行動目標,不斷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奮力開創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2024年,園區“四上”營收突破215.48億元,規上企業實現產值167.39億元,全區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4戶。
告別“卡脖子”
關鍵核心技術屢屢突破
創新,是企業搏擊市場的鋒利武器,也是推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
走進位于徽州經開區的黃山金石木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大廳內,特種工程塑料聚酰亞胺樹脂粉末、板棒材、型材和零部件等四大類數十種樣品陳列其中。
“這是目前亞洲最大的聚酰亞胺板,也是由我們公司生產出來的。”該公司企劃部主管方計成指著眼前的產品向記者介紹說,聚酰亞胺是一類綜合性能優異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優良的耐高低溫性能、電氣絕緣性能和良好尺寸的穩定性,被廣泛應用于電子電器、半導體行業、航空航天等領域,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原材料之一。此前,該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曾是國內行業的共性難題。
2014年,企業主要創始人查道鑫為了突破“卡脖子”技術,應用化學專業畢業的他一頭鉆進實驗室,開始了漫長的自費科研攻關之路。2016年底,在他和團隊的不懈努力下,熱固性聚酰亞胺材料終于研發成功,并在2017年成立黃山市金石木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科技創新形成新質生產力,既要重視“從0到1”的原始創新,更要關注“從1到無窮”的成果轉化應用。
從試生產起步,到逐漸做大做強,直至有了自己的生產基地,經過幾年時間,金石木實現了從實驗室到工業化生產的邁進。目前,該公司耗時3年研發的超大PI(聚酰亞胺)板已成功實現批量生產。
“為了謀求布局‘全產業鏈’發展,我們2022年成立全資子公司——黃山聚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為國內首家具備從聚酰亞胺樹脂原料合成到最終制品的全產業鏈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不僅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更為黃山市新材料產業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注入了強勁動力。”方計成高興地說。
將科技力量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幾年時間,黃山金石木塑料科技有限公司交出了亮眼“成績單”:公司產品目前在模具行業市場占有率達70%~80%,2024年企業產值超億元,主營業務收入超7000萬元。
企業自發重視科技創新,“內生動力”成為徽州經開區持續提升科研效能的不竭源泉。與此同時,徽州經開區亦積極為企業注入“外源動能”,聯合省內外優質企業和高等院校,輔以基金、優惠政策等催化劑,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加快成果轉化和科技攻關,不斷增強產業鏈韌性,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截至目前,徽州經開區已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4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56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1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0家,其中國家“小巨人”企業11家、省級冠軍企業3家。
疊加優質資源
為企業發展做乘法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周到的服務、完善的配套設施和優越的環境。在創新驅動時代,高效、完善的產業園配套設施不僅是企業穩健前行的堅實基石,更是激發企業發展潛能的強勁引擎。
在浙大網新·徽州智能制造科創產業園,一棟棟嶄新樓房拔地而起,一家家企業接連入駐,智能制造車間、精密電子車間以及科創中心等物理空間一應俱全。“我們園區秉持招商運營一體化原則,在全市首創‘政府+園區+運營方’三位一體運營新模式,創新采取‘EPCO’模式一體化推進工程設計、施工、運營,圍繞政策鏈、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技術鏈,構建從企業初創、孵化加速到投融資對接、市場拓展的全方位服務體系。”浙大網新黃山項目執行總經理陳康介紹說,“園區總投資近4億元,2023年4月正式開園,目前園區入駐企業有19家,入駐率達73%,去年園區生產總值2.5億元左右,入庫納稅達1400萬元。”
全覆蓋、全領域、全天候、全周期……浙大網新·徽州智能制造科創產業園不斷為入駐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以軟環境鑄就發展硬實力。如今,科創產業園的“朋友圈”持續擴容,越來越多的企業憑借它實現了“借梯登高”。
黃山東欣科技電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家專業從事汽車零配件、家居智能電器以及工業智能控制設計、研發和銷售的科技型企業,從企業入駐園區開始,園區就為其提供了一對一、精細化、高效化的服務。入駐園區后,企業年產值實現了從200多萬元到7500萬元的華麗蛻變。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配套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以及不斷優化的政策、機制……可以說,浙大網新·徽州智能制造科創產業園只是徽州經開區良好營商環境的一個小小縮影。
近年來,徽州經開區始終堅持從企業需求出發,緊扣制約企業發展高頻事件,不斷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服務效率,實現園區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同時,積極創新方法、創優環境,建立“區長+鏈長”招商工作機制,實行區領導和鏈主企業緊密協作、合力攻堅,選大商、引強商,推動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力強、經濟效益好、無環境污染的好項目加速落戶。2024年,共招引項目37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0個,為園區經濟發展、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數智賦能
煥發產業“新生機”
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的質量決定了一個地方的發展能否“跑得穩”,讓傳統產業插上新技術的“翅膀”,不斷煥發新生機,是徽州經開區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一環。
在圣戈班匯杰(安徽)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技術人員對攪拌電流、助劑流量等指標進行精準設置后,一條條全自動制膠生產線開足馬力不停運轉,一件件膠黏劑產品成功下線。
“在持續推動原有數字化改造升級的基礎上,我們近期進一步加大了對軟件設施的投入與改造力度,特別是能源管理系統和SAP系統。與此同時,我們也著手改善硬件,例如對無塵涂料系統等領域進行升級,力求在數字化管理的各個層面實現全面提升。”圣戈班匯杰(安徽)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云鵬向記者介紹說,“目前,公司一期項目年產能已經達到2萬噸,去年下半年,公司投入2億元開工建設了二期項目,預計年產能將達到6萬噸,雖然二期項目仍處于試生產階段,但我們正全力以赴,力爭在今年內實現9條生產線全面投產,進一步擴大產能。”
圣戈班匯杰(安徽)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膠黏劑產品研發、開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廣泛應用于汽車、醫療衛生、航空航天、電子器械、新能源等行業,產品遠銷巴西、阿根廷、美國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達95%。去年公司實現產值5.5億元,入庫稅收達1245萬元。
加速“數實融合”、推進智能化技改、“聯”上工業互聯網……近年來,徽州經開區不斷鼓勵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越來越多的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推動傳統產業向智能化、網聯化、自動化發展,塑造競爭新優勢。2024年,徽州經開區入選全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