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勁乘春風展新圖。今日之新圖,是靠過去日復一日、一筆一畫精心勾勒而成的。十年前的春天,2014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參加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首次提出“三嚴三實”重要論述。十年來,安徽大力弘揚“三嚴三實”的作風,把嚴實之風貫穿到干事創業全過程、各維度,昔日思想之“種”早已扎根于江淮兒女心田,成為安徽黨員、干部行動的圭臬,在新征程上持續推動安徽各項事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修身”一詞,在安徽被賦予多重意涵。廉潔修身、立德修身、修身養性……在省委書記韓俊的多次調研中,“修身”關鍵詞被頻頻提及。何以修身?關鍵要擰緊思想的“總開關”。剛剛過去的一年,安徽扎實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以“六破六立”推動思想大解放,組織開展“思想大解放、環境大優化、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任務大落實”大討論,堅定不移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推動全省上下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嚴以修身,如詩之韻;錘煉內心,方顯品格之深。在安徽看來,干事創業,全靠思想大解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安徽,給種糧大戶、黃山“守山人”回信,殷切囑托回蕩江淮,關懷關切洋溢心田。思想是行動的“發動機”。安徽牢記囑托、不負重托,以新思想新理念新觀點引領方向,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方向是關鍵。全省上下要自覺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找方向、找思路、找方法,不斷把理論武裝引向深入,為江淮向“新”而進注入更加澎湃的前行動力。
從深化整治金融、國企、政法、開發區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到扎實開展糧食購銷、醫藥、城市綠化工程、招投標等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推進重點領域監督機制改革和制度建設;從大力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注重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加強對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到堅持“開門立法”,實現“政府承諾+社會監督+失信問責”閉環運行,堅決整治“新官不理舊賬”……在安徽,“監督”猶如雨露和空氣,已充分融入到各行各業、各個層面,目的就是要讓公權充分“曬在陽光下”,做到用權為公,用權有規、用權為民。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造福一方,用得不好則可能禍害無窮。安徽深知,當前的自己,正處于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一些領域權力集中,黨員領導干部、公職人員只有把權為民所用,做謀事創業的實在人,才能確保權力不被個人或少數人所壟斷。讓公權始終在“全景式、立體式”監督的環境下運行,讓權力始終在規則的軌道上運轉,推動各級領導干部對黨忠誠老實、光明磊落,自覺接受組織、群眾、媒體等監督,安徽的這種“管權智慧”,不僅推動了安徽的發展進步,也為其他地方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
省委書記韓俊經常對干部講,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去年的全省警示教育大會上,省委對全省干部就反復吹“耳邊風”,強調要守住親情關,嚴格家教家風,對親屬子女和身邊人身邊事看得緊一點、管得勤一點,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凈。熟悉安徽的人還知,在江淮,推動黨員干部樹牢紀律規矩意識,讓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成為各行各業緊繃的一條“紅線”,把紀律作風過硬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一條“硬杠杠”。安徽持續以更強外力推動領導干部嚴以律己,個中用意就是要引領全省上下持續深化自我革命,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勁足的良好政治生態,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凝聚更強奮進合力。
古語云,“堤潰蟻孔,氣泄針芒”。從古至今,公私分明一直是嚴以律己的重要標準。在安徽,營商環境很“活”,創業氛圍很“松”,但有一條,卻很“嚴”,那就是對紀律規矩的堅守從來“說一不二”。安徽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就是防止在公私之間可能出現“旋轉門”“變通帶”,目的就是要推動全省上下一以貫之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始終做到嚴以律己、廉潔奉公,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安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善于創新,是安徽的鮮明品格。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在全國首個掛牌;中國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鋁基輕量化平臺亮相;制造出國內首個對量子芯片進行無損檢測的“火眼金睛”;成為首個國家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試點省……首創不斷,迭代升級,安徽總是敢于第一個“吃螃蟹”,不斷種好“試驗田”,當好改革“排頭兵”,形成了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好氛圍。
凡事預則立。“安徽身影”挺立挺拔,根本在于做足了“謀”的功課。謀事要實,擲地有聲。在江淮大地上,向實處謀、向深處思的狀態成為干事創業的“標配”,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為人民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安徽實踐告訴我們,好思路、好點子、好策略從來不會從天而降,而是要將安徽發展置于長三角一體化、全國發展大局中來思辨,把安徽未來場景融入經濟發展所需、人民群眾所盼中來謀劃。精準抓住了“謀”的要領,安徽奮斗坐標越來越高,奮進腳步越來越實,高質量發展漸入佳境。
連續三年,“新春第一會”強力推動轉作風,出實招優化營商環境。過去一年,省委領導的調研足跡遍布江淮各地,訪企業、走田間、看農戶、進小區、察高校,從皖北到皖南、從皖東到皖西,調研足跡深深刻印。每個季度,省轄市市委書記市長工作會議以制度方式固化下來,讓干事者“吃香”、讓進位者“有光”,讓拖后者“坐不住”、讓落伍者“屁股燙”。常態化,領導人員公開下訪接訪,面對面接待信訪群眾,實打實幫助百姓解決好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厚積時光,安徽用時間沉淀發展的高度——十年間,全省生產總值連跨3個萬億元大臺階,一批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競相涌現,汽車“首位產業”轟出了向前的“推背感”,區域創新能力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
實干是實干家的通行證。干事創業、奮斗目標,都離不開南山頂上滾碌碡般的實打實作風。安徽“個頭”不斷長高,體格變得更加“強壯”,靠的就是投身市場浪潮中弄潮、投身科技賽道上奔跑,投身廣闊天地中實干的那股子勁頭,靠的就是永不松懈、永遠奮斗的拓荒精神。干事創業,最可貴的就是表里如一、實實在在。創業向“實”,不采華名,不興偽事,脫虛向實,“實”的氛圍在江淮大地持續濃厚,這將是一步一個腳印蹚出“人間繁華”的最可貴稟賦。新征程上,繼續鍛造實打實的硬作風,我們就沒有什么難關不能攻克,沒有什么勝利不能取得。
德,乃做人的本源。人們常說:“安徽好人多”。統計顯示,安徽共有1683人(組)入選中國好人榜,連續十四年位居全國第一。安徽何以好人輩出?就在于持續推進“踐行核心價值、打造好人安徽”主題實踐,從細微之處培育人們崇德向善的好品質,培養跟著“蜜蜂”去尋找“花朵”的自覺。“好人生態”向優,潛移默化也會對領導干部、企業家等形成正向滋養。黨員干部立德修業、企業家誠信守法、江淮兒女追光向善,正派做人、干干凈凈,見賢思齊、從善如流,這種良好環境,釋放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奔涌而上的“精神活水”。
千秋基業,關鍵在人。時間,最能沉淀精神,也最能考驗耐力。安徽的未來夢,是走向國際化的“開放夢”,是彎道超車的“創新夢”,是7000萬江淮兒女共同的“幸福夢”……實現承載著夢想的“詩和遠方”,全靠人來拼搏、全靠人來實現。做人要實,人人向實,安徽就能進一步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精誠團結干事業、勠力同心抓工作”的強勁氣場;只要做到說一件、做一件、成一件,就能在連續不斷的新起點上干成一番新事業、開創一片新天地。
策劃:張曉丹、周軍、陳銳
設計:李菁菁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