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6日消息(記者徐鵬 徐秋韻)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績,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14億千瓦。針對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建議,應穩定可再生能源發電電價,同時加快綠電綠證交易市場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曹仁賢(央廣網記者 徐鵬 攝)
曹仁賢認為,由于風光等可再生能源項目是一次性固定資產投入,企業按照項目投產時上網電價測定收益并做投資決策、償還貸款、繳納稅費。在完備的電力市場機制建成之前,存量項目大比例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電價必將發生波動,初始投資收益邏輯不能成立,也影響未來新增項目投資信心。
對此,曹仁賢建議,穩定可再生能源發電電價,針對存量可再生能源項目,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定,按項目核準時國家及當地規定的上網電價簽訂長期固定電價購售電合同(不少于20年),并確保項目所發電量全額上網。
針對2024年及以后的新建項目,建議每年根據各地區可再生能源項目度電成本加配套儲能成本及合理收益原則,核定當年新建項目的發電上網價格,和各地煤電價格脫鉤。其中,合理利用小時數內電量以核定電價簽訂購售電合同(不少于20年),超合理利用小時數外電量參與市場化交易。
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各省新能源電價政策的監管,定期組織核查,及時糾正各省新能源項目電價新政策有悖于原有政策的情況,促進新能源可持續投資。
此外,曹仁賢認為,當前國內綠電交易仍以自愿交易市場為主,存在交易量小、交易價格低等問題。配額制的強制交易市場和自愿交易市場并行,將是綠電綠證交易市場未來發展的趨勢。
因此,他建議加快完善全國統一的綠電綠證及交易管理機制,推進綠電綠證交易市場走向成熟,適時建立“配額制+綠證交易”制度,釋放綠電供需雙方發展潛力。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