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黃山大地,草木葳蕤,生機勃發。今天,在美麗的新安江畔,一場規模宏大的盛會——第一屆黃山發展大會將如期舉行。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這是一場八方嘉賓的思想碰撞,這是一次四海賢士的智慧分享,必將激起黃山兒女創業創新的豪情壯志,奏響新時代黃山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黃山堅定不移的戰略選擇。本次大會以“融入長三角 實現新發展”為主旨,是我市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要論述和推動中部崛起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充分展示黃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亮點,廣泛團結海內外黃山人和關心支持黃山發展的各界人士,加快建設更美麗更富裕更文明的現代化新黃山的一次創新之舉、務實之舉。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決策。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為安徽分享高質量協同創新效應、優先承接產業轉移、打造高水平綠色發展樣板區、更好利用全球資源、率先復制推廣改革開放經驗提供了新機遇。省委書記李錦斌強調,要強化“大責任”,謀深謀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思路舉措。當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已轉入行動實施階段,要強化責任主體意識,繪好工筆畫,辦好安徽事,確保國家戰略實施工作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對于我市而言,這無疑是個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
回顧我市近年來的發展歷程,我們欣喜地看到,在這片面積近9800平方公里充滿生機的大地上,孕育了美輪美奐的自然山水,傳承了璀璨悠久的歷史人文,演奏著蓬勃發展的精彩華章。近年來,我市實現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四連冠”并再獲“長安杯”,在中部六省市級以上城市中率先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特色休閑城市、中部最佳投資城市等榮譽桂冠,是對我市改革開放40年來發展成果的認可與嘉獎。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倡導和推動下,全國首個跨省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在新安江流域得到生動實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了“新安江方案”。作為全國“改革開放40年改革創新40案例”、安徽省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領域改革八大品牌,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已成功實施兩輪、正在進行第三輪,著力打造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的“長效版”“拓展版”“推廣版”,已在全國10省6流域積極推廣。而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我市交通日益便捷。如今的黃山市已進入杭州、合肥等城市“1.5小時經濟圈”,上海等城市“2.5小時經濟圈”。
未來的黃山將會形成“一港兩軌八鐵九路”的大交通格局,承東接西、連南貫北的交通樞紐地位將愈發凸顯。
尤值一提的是,去年10月25日,在杭州都市圈第九次市長聯席會議上,我市正式加入杭州都市圈,是杭州都市圈唯一的浙江省外城市,黃山與杭州等市由“鄰居”變成“親戚”,從“共飲一江水”邁向“共享一個圈”。此后,雙方合作進一步加強。1月4日,杭州市黨政代表團來訪我市,兩市簽署“1+9”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明確提出“攜手共建杭州都市圈合作示范區,努力將示范區打造成為杭州都市圈合作典范、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樣板”。截至目前,屯溪區、黃山區、徽州區、歙縣、休寧縣、黟縣、祁門縣分別已與桐廬縣、富陽區、蕭山區、淳安縣、臨安區、德清縣、上城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杭州等市支持下,我市于去年12月申請加入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目前相關前期工作順利推進。乘著浩蕩東風,黃山正式揚帆起航。
本次大會期間,長三角經濟協調會領導、黃山發展顧問以及200名國際國內知名企業負責人等嘉賓將齊聚美麗的新安江畔,共話黃山未來發展大計,探討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路徑,必將為更美麗更富裕更文明的現代化新黃山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慧支撐。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上,面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讓我們以本次大會為契機,攜手奮進,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匯聚黃山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構筑更大平臺,實現更大發展,共同譜寫黃山發展新篇章!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