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豐靜)9月5日,省政府召開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以來,我省工業得到長足發展,實現總量進位,全省規上工業營收由2020年的3.8萬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5.49萬億元,位次由全國第12位提升到第6位,占全國比重由3.6%增加到4%,我省歷史性邁入“全國工業大省”行列。
“十四五”以來,我省錨定“三地一區”戰略定位,大力實施制造強省戰略,全省工業經濟發展呈現“位勢向上、結構向優、質量向好、產業向新、企業向強”的良好態勢,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大省到制造大省、從能源原材料基地到新興產業聚集地的跨越升級。
在增長速度方面,全省工業經濟展現出“往前趕”的韌性與活力。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9%,高于全國2個百分點。今年1月至7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高于全國2.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7、長三角第1、中部第1位;今年上半年,工業對GDP增長貢獻率達44.3%,“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
在結構優化方面,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速約為規上工業增速的2倍,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由2020年的40.3%提高到2024年的43.6%;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比由12.2%提高到16.1%;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比由33.5%提高到42.4%,其中汽車、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占比由13.3%提高到20.7%。
在質量提升方面,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從全國第7位提升至第6位,企業研發投入突破千億元大關,擁有200多家“國字號”創新平臺,打造了智能語音、玻璃新材料、通用機械基礎件等3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數量居全國第3位。人均創造工業營收由146.8萬元提升至187.2萬元,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產出效益和稅收分別增長約30%、40%。完成數字化改造的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從不足1000家增加到今年6月底的2.05萬家、占全部規上工業企業的83%。到去年底,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4.2%、比全國多降4個百分點。
我省產業加速向“新”,汽車、光伏、電子信息、家電、裝備等產業加速聚鏈成群、集群成勢。汽車年產量增長2倍、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增長15倍。今年上半年,全省汽車產量、新能源汽車產量、汽車出口量均居全國首位。目前,全球近10%的顯示面板,全國約8%的工業機器人、10%的汽車、11%的新能源汽車、15%的家電、20%的光伏組件、30%的光伏逆變器、50%的光伏玻璃在安徽生產。
我省企業不斷壯大,初步形成了“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苗木”蔥郁的發展生態。“十四五”以來,規上工業企業由1.8萬戶增加到近2.5萬戶,增長近四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由0.85萬戶增加到2.3萬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由2818戶增加到7221戶,均增長了約2倍,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90戶、居全國第8位;A股主板上市公司由126戶增加到186戶,其中“專精特新”企業占比超50%;新增營收超百億元企業25戶、超千億元企業2戶。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