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被財政部選為全國僅有的2個財政科學管理綜合試點省份之一。財政科學管理試點在我省怎么“試”?7月23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安徽省財政科學管理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有關情況。6月30日,省政府印發《實施方案》,省財政廳同步配套印發加強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制度、落實習慣過緊日子要求等11項分項方案,形成“1+11”試點方案體系。
除在省級層面全面實施試點工作外,我省在各市積極申報試點任務的基礎上,選取部分有條件、有意向、有基礎的市縣開展試點工作,實現全省16個市在市級層面全覆蓋,37個縣(市、區)納入試點范圍。
在試點目標上,我省將用2025—2026兩年時間開展試點工作,2025年,取得階段性成效;2026年,系統總結經驗,優化完善措施,基本完成試點任務,全面提升財政管理的系統化、精細化、標準化和法治化水平。
生財有道
“在試點舉措上,圍繞11項試點任務,我們結合全省實際,系統謀劃、精準施策,逐項細化改革‘施工圖’。”省財政廳廳長谷劍鋒在發布會上介紹。
據悉,我省將聚焦收入挖潛,注重“生財有道”。《實施方案》中第一項試點任務,就是加強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
谷劍鋒介紹,在推動此項試點任務落實上,省財政廳結合全省實際,推動實現收入管理更加集中、支出結構更加優化、國有“三資”統籌更加有力、預算體系更加完整規范。
其中,在收入統籌方面,我省將加強政府全口徑收支預算管理,將依托行政權力、政府信用、國有資源資產獲取的收入全部納入政府預算管理,探索建立相關收入目錄清單。統籌部門各類收入,統一安排各項支出。
在盤活國有“三資”方面,我省將加強國有資金、資產、資源統籌,全面摸排盤點底數,分類形成全口徑臺賬,加大盤活利用力度。健全非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盤活機制,推動部門非財政撥款結余資金統籌使用。
用財有效
有收就會有支,如何確保把錢花在“刀刃”上?
聚焦財政支出質量,我省將推動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提升。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推動進一步向橫向拓展、縱向延伸、財政金融協同發力。健全過緊日子長效機制,強化“三公”經費使用管理,騰出更多資金用于發展所需、民生所盼等。
“落實習慣過緊日子試點工作方案是改革試點的11項配套方案之一,其中明確提出了10個方面改革舉措,包括探索建立過緊日子評估和結果應用機制、完善重點保障事項清單制度、嚴控‘三公’和壓減非重點非剛性支出等,持續推動構建過緊日子長效機制。”省財政廳副廳長張行宇在會上介紹。
記者了解到,在“加強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等改革方案中,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勤儉辦一切事業的理念也融入其中,明確提出了要全面加強財政統籌管理,進一步加大盤活國有資金、資產、資源力度;加強支出標準體系建設和應用,強化重點領域成本管控等。
理財有方
如何管好用好政府“錢袋子”?
據了解,我省加強預算績效管理試點工作方案,既貫徹落實了財政部科學管理試點要求,也體現了安徽特色。
“結合安徽經驗做法和工作實際,我們制定了10項任務、細化了18條具體量化舉措,確保舉措內容‘能落實、可探索、易推廣’。”省財政廳副廳長左自智介紹,此外,在財政部提出的6個方面試點任務的基礎上,結合財政系統創新做法,我省又增加了4個自選任務,包括打造預算績效管理安徽省地方標準升級版、推出惠企政策資金“免申即享”升級版等。
據了解,在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科學試點工作中,我省緊扣“先試點、邊推進、齊完善、再提升”,確保各項舉措落地見效。深化成本預算績效管理試點改革,今年以來已組織開展2025年成本績效分析試點工作,全省涉及163個項目、涉及資金44億元。
加大財會監督力度是財政科學管理改革的重要保障。省財政廳副廳長張豐在發布會上介紹,省財政廳出臺《財會監督“三函一通報”實施辦法(試行)》,統一結果運用載體,為加強日常監督提供抓手,推動預算單位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編制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手冊,細化行政處罰裁量基準。
“同時,優化監督方法,綜合運用‘線上+線下’‘日常+專項’等方式,前移監督關口,變事后監督為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監督;加強信息化應用,依托財政數據應用管理平臺,發揮監測預警模塊作用。”張豐表示。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