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去年以來,我省全面實施百村引領、千村示范、萬村提升“百千萬”工程提升行動,強化政策支持,探索多元模式和多種路徑,推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全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呈現穩中有進、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據統計,2024年全省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68.6萬元,同比增長7.2%,全省村均集體經營收益45.2萬元,同比增長7.6%;全省開展分紅的村達到6394個,比2023年增加1558個,分紅金額11.5億元,比2023年增加0.7億元。
2024年,我省落實中央及省級財政扶持資金5億元,重點扶持1000個村發展集體經濟。各地自主安排財政資金4.2億元,扶持757個村。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本集體建設用地自辦企業,鼓勵鄉村休閑旅游、農產品加工、鄉村商貿流通等鄉村重點產業和項目,以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以入股聯營方式使用集體建設用地。
各地發揮好村集體經濟組織功能作用,喚醒“沉睡資源”,用好優勢稟賦,堅持市場導向,狠抓機制創新,通過資源發包、物業出租、居間服務、資產參股、農產品加工與銷售等路徑,穩步發展集體經濟。在發展模式上,我省各地探索了“縣鄉統籌發展型”“聯村抱團發展型”“村企結對共建型”“成立實體經營型”四大模式。
在壯大村集體經濟上,今年我省繼續強化政策支持和機制創新。繼續利用中央及省級財政銜接資金,扶持1000個左右村。各地結合實際,合理安排補助資金,自主扶持一批村。省農業農村廳引導各地圍繞鄉村產業發展,采取縣鄉統籌、片區組團、聯村抱團、村企聯營等方式,新建一批集體經濟項目,打造一批“產業聯盟”,不斷拓寬村集體經濟增收渠道。
值班編輯:胡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