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2月,安徽省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量雙雙躍居全國第一,實現歷史性突破。汽車產量從全國第7位提升至如今的第1位,短短數年,安徽汽車產業何以實現如此躍遷?一起來看記者的報道。
最近這段時間,在位于蕪湖的奇瑞的總裝車間,平均每一分鐘不到就有一輛新車下線,再次彰顯了企業的發展活力。今年2月份,奇瑞總銷量達到了令人振奮的14.3萬輛,同比增長37.8%,繼續保持強勁的市場勢頭!
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 尹同躍
我們現在研發人員接近兩萬人,我們每年要花大概200億元的研發費用,進一步通過新技術的突破 新技術的創新,讓我們的品牌能夠做得更高更亮,讓我們的產品競爭力能更強,保持我們的高速發展。
包括奇瑞在內,當前,比亞迪、蔚來、江汽等整車企業均開足馬力,加速生產。今年前2個月,比亞迪合肥生產基地新能源汽車產量超11.6萬輛,約占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五成。江淮與華為合作推出的尊界S800填補國產超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市場空白,蔚來ET9成為國內首款搭載線控轉向技術的量產車型。
安徽省發展改革委 黨組成員 劉文峰
今年1到2月,全省汽車產量和新能源汽車產量,雙雙居全國第一,這在安徽汽車產業發展史上尚屬首次,這主要得益于我們久久為功,堅持以創新為引領,走以強促大的路子,同時堅持科技創新與開放合作并重,雙招雙引與產業培育并重。
從1968年安徽生產的第一輛江淮2.5噸載貨輕卡下線,到上世紀90年代初,全省汽車產量2800輛、居全國第12位,再到2023年全省汽車產量居全國第2位、出口居全國第1位。安徽汽車產業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不斷“換擋提速”,通過推廣汽車產業供需對接平臺,建成整零對接路演大廳,常態化組織細分領域產需對接、技術對接,打造了“合肥—蕪湖”雙核聯動,其他市多點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
本臺記者 丁劍
這里是江淮汽車新港基地,在我身后,企業生產最新款的輕型商用車正在裝運,它們即將發往南非、智利等地。目前,這里平均每天有300多輛商用車從這里出發,銷往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正在現場進行車輛發運調度的蘇濤濤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企業聚焦電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打造了中國商用車行業首個全場景高智技術品牌——“星鏈1號”,推出的高端智能卡車深受國內外客戶喜愛。
江淮物流商用車儲運公司安徽服務中心 高級經理 蘇濤濤
今年前兩個月,僅貨車和多功能商用車出貨量就超過了30000輛,目前我們公司累計交付的商用車已經突破了500萬輛。
在江淮、奇瑞等一批整車企業加速“出海”的帶動下,今年前2個月,全省整車出口量繼續穩居全國第一位。短短數年,全省汽車產業能實現如此躍遷,正得益于安徽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目前,安徽已成立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構建了“1+N”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體系。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首席技術官 吳博銳
安徽的汽車產業鏈很完善,創新能力很強,我們又追加投資25億歐元,拓展在合肥的生產和創新中心,大眾企業集團在中國的研發只放在安徽。
今年1月至2月份,全省汽車產量44.48萬輛,同比增長21.3%,占全國比重9.99%;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23.43萬輛,同比增長132.1%,占全國比重12.89%。
值班編輯:程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