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凝聚全市上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力量,本報特推出相關理論文章。敬請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88年前,在日本侵略者的蹂躪踐踏下,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中,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中國軍民團結抗日浴血奮戰,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經過艱苦卓絕的英勇奮戰,終于取得了抗戰的偉大勝利。今天我們重溫歷史,緬懷先烈,就是要傳承偉大的抗戰精神,不忘先輩遺志,汲取奮進力量,為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堅定理想信念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激起了中國人民全面抗戰的決心。盡管當時的日本是帝國主義強國,中國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日軍擁有飛機、大炮等先進武器,而我軍裝備落后,但全黨全軍全民始終堅定“抗戰到底、抗日必勝”的信念。無數革命先驅視死如歸,頑強拼搏,英勇奮戰。在艱苦的敵后抗戰中,涌現出了“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趙尚志、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等抗日英雄。正是因為有著這樣一群理想信念堅定的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視死如歸、寧死不屈、不畏強暴、血戰到底,我們才能取得抗戰的最終勝利。今天,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依然是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艱難險阻的思想保證。
發揚斗爭精神
在抗日戰爭戰略相持階段,面對國民黨的挑釁,中國共產黨既聯合又斗爭,以斗爭求聯合、求團結。1939年冬至1940年春,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國共產黨給予堅決回擊,制定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又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面對嚴峻形勢,中國共產黨以抗日大局為重,在軍事上嚴守自衛,在政治上堅決反擊,得到全國人民、中間勢力、國民黨內正義人士以及國際輿論的普遍同情和支持,擊退了國民黨頑固派的第二次反共高潮。1943年春,蔣介石企圖在兩年內消滅共產黨和革命力量,要求“解散共產黨”“取消陜甘寧邊區”,并密令重兵向陜甘寧邊區進攻。黨中央在軍事上進行必要部署,政治上采取強有力的反擊措施,及時制止了國民黨第三次反共高潮。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存亡為重,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既不一味妥協讓步,也不采取冒險行動,堅決維護、鞏固、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抗戰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黨內也存在意見分歧,需要堅決同錯誤的思想言論作斗爭,統一思想意志行動。王明主張“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犯下了對國民黨妥協退讓和放棄無產階級在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的右傾錯誤,這些錯誤觀點受到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的堅決抵制。黨的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進一步確立黨堅持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糾正了王明的右傾錯誤,鞏固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統一了全黨的思想和步調,為抗戰提供了堅強思想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為困難所壓倒的決心和勇氣,敢于斗爭,善于創造,鍥而不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直至取得最后的勝利。”新時代,我們正經歷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既要和平謀發展,爭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也要同一切敵對勢力作斗爭,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人民利益。
堅持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決定性因素。1937年8月洛川會議上,中國共產黨制定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明確提出全面抗戰的路線。1938年5月,毛澤東同志撰寫《論持久戰》,有力地批駁了“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觀點,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在戰爭最初階段就富有遠見地指明了戰爭的過程和必然趨勢,指明了爭取抗戰勝利的正確道路。實踐證明,抗日戰爭也正是沿著中國共產黨人科學預見的“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的總體戰略方向進行。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黨的初心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捍衛民族獨立最堅定,維護民族利益最堅決,反抗外來侵略最勇敢,并作出最大的自我犧牲。黨領導的八路軍先后在抗日戰場上取得了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等一個又一個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提振了信心,打出了士氣,鼓舞了斗志,直至最終取得抗戰的全面勝利。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成為了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和主心骨。事實證明,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領導國家和人民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全面發動群眾
抗日戰爭的勝利也取決于發動和依靠人民。黨充分動員和依靠群眾,打一場全民抗日戰爭,推動形成了全民族抗戰的歷史洪流,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吧斪魅私埽酪酁楣硇邸!币粫r間,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的炮火共赴國難,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全力支持抗戰直至取得最后的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以弱勝強的雄渾史詩,顯示了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堅不可摧的磅礴力量!”進入新時代,我們依然要保持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全面依靠群眾,實現發展成果共建共治共享,這是我們持續奮斗的力量源泉。
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就是為了更好開創未來。今天,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前進力量,在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善于斗爭、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戰勝前行中的各種艱難險阻,化危機為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必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值班編輯:王婧